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胃阴虚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阴液亏虚,胃失濡润、和降,以口燥咽干,饥不欲食,或胃院嘈杂、痞胀,或胃脘隐隐灼痛,或干呕呃逆,便结,舌红少津,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虚热证不明显者,则称胃燥津亏证。常见于温热病后期、胃脘痛、消渴、噎膈等疾病中。西医学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中可见本证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stomach yin

其它名称

胃阴不足、胃阴亏虚证、胃虚热证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消化内科、内分泌科

相关疾病

温热病后期、胃脘痛、消渴、噎膈、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温病后期或恢复期、湿温病后期

出现不饥少纳、口唇干,便秘、舌质红少苔、脉虚细数,即为胃阴被损之象。此证大便秘结,缘由胃与大肠皆属阳明,津气相通,故胃津不足,肠津必乏,因而大便传导艰难,与阳明腑实证之便秘,在病因、病机上皆不相同。治当甘寒养胃,宜益胃汤(《温病条辨》)。

2、胃脘痛

可由情志郁结,五志化火,或天时过燥,耗伤阴液;或脾胃素弱,不能化生精微,阴津不足,胃失濡润引起,出现胃脘隐隐作痛,纳呆而喜稀软,胃燥则气逆而未干哕,舌瘦质红无苔。治宜养阴和胃缓痛,方用沙参麦冬汤(《温病条辨》)。

3、消渴

临床以口干舌燥、口渴引饮而不能自禁为突出表现,是肺胃之热化燥,灼津伤阴所致。治宜肺胃两清,气阴双补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(《伤寒论》)

4、噎膈

临床见其人羸瘦,干呕不食,甚或反胃膈食,晚期则舌质暗红光镜无苔,治宜滋润养阴,方选五汁饮(《温病条辨》)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多因热病后期,胃阴耗伤;情志郁结,气郁化火,灼伤胃阴;或吐泻太过,伤津耗液,或过食辛辣、香燥之品,过用温热辛燥药物,耗伤胃阴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胃脘嘈杂,饥不欲食,或痞胀不舒,隐隐灼痛,干呕,呕逆,口燥咽干,大便干结,小便短少,舌红少苔乏津,脉细数。

症情分析

胃阴不足,虚热内生,胃失和降,则胃脘隐痛而有灼热感,嘈杂不舒,痞胀不适;胃中虚热扰动,消食较快,则有饥饿感,而胃阴失滋,纳化迟滞,则饥不欲食;胃失和降,胃气上逆可见干呕,呃逆;胃阴亏虚,阴津不能上滋,则口燥咽干;不能下润,则大便干结,小便短少;舌红少苔乏津,脉细数,为阴液亏少之征。

治疗

治法

滋阴和胃

方药

益胃汤。

常用中药

北沙参、麦门冬、玉竹、石斛、生地、天花粉、莲子肉、梨汁、甘蔗汁、金铃子、青竹茹、冰糖等。

针灸治疗

1、针刺

取穴脾俞、胃俞、中脘、章门、足三里、三阴交等,每日取3-5穴,针用补法。

2、推拿

可选用有关的俞、募穴及足太阴、阳明经穴为主,每日1次。

转归预后

本证在病理转化过程中,常因胃阴不足,胃热偏盛而灼伤肺肾之阴,尤其是肺阴,故在临证时,往往不是单纯的滋养胃阴,而要配合滋补肺阴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