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风内动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虚风内动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肾精肝血耗损,虚风内动之候。临床表现为手足蠕动,甚或瘛疭,舌干降。常见于风温等疾病中。
就诊科室
感染性疾病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风温
症状详情
常见病
风温
邪热久羁,真阴消烁,深入下焦,正虚邪衰,肝肾阴竭,水不涵木,筋脉失养,虚风内动,表现为身热夜甚,身倦体乏,耳聋目眩,手足蠕动,手足心热,舌光绛无苔,脉虚大或结代。治宜养阴息风,方用加减复脉汤(《温病条辨》)。
病因
病因
本证由肾精肝血耗损,虚风内动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低热,手足蠕动,甚或瘛疭,心悸或心中澹澹大动,甚则心中痛,时时欲脱,形消神倦,咽干齿黑,舌干降,脉虚细无力。
症情分析
肝肾阴虚,虚热内生,则低热;真阴欲竭,心失所养,故心悸或心中澹澹大动,甚则心中痛;阴亏至极,阴不维阳,阳气欲越,则时时欲脱;肾精肝血耗损,筋脉失养,故手足蠕动,甚或瘛疭;肾阴亏竭,无以充养,则形消神倦,咽干齿黑;舌干降,脉虚细无力为肝肾阴亏之征。
治疗
治法
滋阴养血,柔肝息风
方药
三甲复脉汤,大定风珠。
常用中药
白芍、地黄、麦冬、龟板、牡蛎、鳖甲、阿胶、甘草、五味子等。
转归预后
温病后期,需时时顾护津液,所谓“存一份津液,便有一分生机”。若阴液枯竭,阴阳离决,则见时时欲脱。舌干绛少苔,脉虚等,预后较差,须防其传变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