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阴虚毒恋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阴液亏虚而又有邪毒流恋的证候,临床表现为低热颧红、盗汗、咽干口燥等阴虚症状,因邪毒性质不同而有各自的特征。常见于肛痈。

就诊科室

肛肠外科

相关疾病

肛痈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肛痈

临床表现为肛周肿痛,皮色暗红,成脓时间长,溃后脓出稀薄,疮口难敛;伴有午后潮热,心烦口干,盗汗;舌红,苔少,脉细数。治宜养阴清热,祛湿解毒。方用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由阴液亏虚而又有邪毒流恋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低热颧红、盗汗、咽干口燥等阴虚症状。因邪毒性质不同而有各自的特征。

症情分析

阴虚火旺,则午后潮热,心烦口干,盗汗;舌红,苔少,脉细数为阴虚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滋阴祛邪

方药

清金宁肺汤。

常用中药

知母、贝母、麦冬、薏苡仁、桔梗、生地、薄荷、芍药、当归、紫苏子、桑白皮、黄芩、白术、甘草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