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图

穴位 名

交信 Jiāoxìn,出《 针灸甲乙经 》。别名阴蹻。交即交会,信即信用,为五常之一,属脾[1]。本经脉由此交会脾经,故名交信。

经属

属 足少阴肾经 ,是足少阴肾经与阴蹻脉的交会穴,阴蹻脉的郄穴。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小腿内侧,当 太溪 直上2寸,复熘前0.5寸,胫骨内侧缘的后方。

取法:先找到 太溪穴 ,直上量3横指,再前推至胫骨后凹陷处即是。

解剖
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胫肌后肌、趾长屈肌、(踇)长屈肌。深层为胫后动、静脉。分布着小腿内侧皮神经,深部为胫神经本干。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,血管为大隐静脉的属支。深层有胫神经的胫后动、静脉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 益肾 调经 ,调理二便

主治:肝肾、少腹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:如 月经不调 , 赤白带下 , 崩漏 , 痛经 , 闭经 ,阴挺,阴中痛, 疝气 , 淋病 , 赤白下痢 ,
小腹疼痛 ,大小便难,膝,股,胫内侧痛, 带下 , 泄泻 , 便秘 , 痢疾 , 睾丸肿痛 ,大便难,五淋 ,
阴痒 , 泻痢 赤白和膝,腘内廉痛,现代又多用交信穴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 , 子宫脱垂 ,急 慢性肠炎 , 细菌性痢疾 ,腹膜炎, 睾丸炎 ,嵴髓炎, 子宫
收缩不全,尿潴留, 肠炎 ,下肢内侧痛等。

刺灸法

刺法:直刺0.6~1.2寸,局部有酸胀感,可向足底放散。不可深刺,以防刺伤胫后动、静脉。

灸法:艾炷灸或温 针灸 3~5壮,艾条温灸5~10分钟。

按摩 :弯曲拇指,用拇指指腹垂直揉按交信穴,有轻微酸胀感为宜,每次左右各揉按1~3分钟,先左后右,可治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崩漏等妇科疾病。

配伍

配 百会穴 、 关元穴 治子宫脱垂,崩漏。

配 水道穴 、 地机穴 治月经不调,赤白带下。

配 关元 穴、 子宫穴 、 肾俞穴 、 照海穴 治阴挺。

配 中脘穴 、 肾俞 穴、 天枢穴 、 足三里穴 治 肾虚 泄泻。

配 大敦穴 、 阴陵泉穴 、 照海 穴治疝气。

文献摘要

《针灸甲乙经》:气癃痛疝,阴急,股枢腨内廉痛,交信主之。

《 针灸大成 》:交信……女子漏血不止,阴挺出,月水不来。

《 备急千金要方 》:交信,主泻痢赤白漏血;主气淋。

《 类经图翼 》:女子漏血不止,阴挺,月事不调,小 腹痛 , 盗汗 。

《百症赋》:女子少气漏血,不无交信、 合阳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