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图

穴位 名

水道 ShuǐDào,出《 针灸甲乙经 》。水即水液,道即道路,穴位深部相当于小肠并靠近膀胱,属下焦,为水道之所出,善治各种 水肿 病,故名水道。

经属

属 足阳明胃经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下腹部,当脐中下3寸,距前正中线2寸。

取法:仰卧,从肚脐沿前正中线向下量4横指,再水平旁开3横指处即是。

解剖
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腹直肌鞘前层、腹直肌、腹直肌鞘后层、腹横筋膜、腹膜下筋膜、(腹膜壁层)。有肋下动、静脉分支,外侧为腹壁下动、静脉。分布着第十一肋间神经。皮肤由第11、12肋间神经前支和髂腹下神经前支重叠分布。脐以下的腹直肌由腹壁下动脉营养。动脉有两条静脉并行,归流髂外静脉。腹壁下血管束是确定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标志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 利水消肿 , 调经止痛

主治:小 腹胀 满, 腹痛 , 月经不调 , 痛经 , 子宫下垂 ,卵巢炎, 盆腔炎 ,不孕, 小便不利 , 小腹胀痛 , 遗尿 , 便秘 , 二便不通 ,
疝气 偏坠,腰背强急,胞中瘕,子门寒, 肾炎 , 膀胱炎 , 睾丸炎 ,尿潴留,水肿 , 尿道炎 ,小儿睾丸
鞘膜积液 ,腹水,嵴髓炎, 脱肛 等。

刺灸法

刺法:直刺1~1.5寸,局部有酸胀感,向阴部放散

灸法:艾炷灸或温 针灸 3~5壮,艾条灸5~10分钟。

按摩 :仰卧,用中间三指按揉水道1~3分钟,可治痛经、不孕等妇科疾病。

配伍

1、配 筋缩穴 治嵴强。

2、配 中极穴 、 三阴交穴 治癃闭。

3、配 水分穴 、 阴陵泉穴 治全身水肿。

4、配三 阴交穴 、 中极 穴治痛经、不孕。

文献摘要

《针灸甲乙经》:三焦约, 大小便不通 ,水道主之。小腹胀满,痛引阴中,月水至则腰嵴痛,胞中瘕,子门有寒,引髌髀,水道主之。

《 备急千金要方 》:三焦、膀胱、肾中热气,灸水道随年壮。少腹胀满,痛引阴中,月水至则腰嵴痛,胞中瘕,子门寒,大 小便不通 ,刺水道入二寸半,灸五壮。

《 千金翼方 》:妊胎不成,若 堕胎 腹痛,漏胞见赤,灸胞门五十壮。 关元
左边二寸是也,右边名子户。子脏闭塞不受精,灸胞门五十壮;胞衣不出,或腹中积聚,皆针胞门入一寸,先补后泻。去关元左二寸;子死腹中及 难产 ,皆针胞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