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门诊,有一类病人比较棘手,有时候难取效,但是病人很是痛苦。我们先来看看这位患者。

灼口综合征

她是一位46岁的女性,初诊时间是2021-07-26,患者因”口舌烧灼感3年“就诊。3年前开始出现口舌烧灼感,口中热气,时有心烦,身热,脐周发热感明显,口干,乏力,无多汗,无明显疼痛,胃纳可,无明显怕冷,口舌中无口腔溃疡。既往体检有脂肪肝、高脂血症。病人已经绝经。

体态体貌:形体中等偏胖,双下肢轻度水肿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

初诊时考虑患者痰热,并且既往有报道半夏厚朴汤可以治疗灼口综合征,”灼口“是一种异物感,再结合患者有热症,予以除烦汤。一周,但无效。

到8-9患者复诊,自诉患者口舌烧灼感是3年前服用小建中颗粒后出现的症状。我就思考,现在正值盛夏,天气炎热,而且诱因是服用热性药物导致,更方为白虎汤加减。处方:

石膏60g,知母15g,甘草10g,北沙参10g,黄芪15g,赤芍15g,大枣15g,5剂。

服药5剂后患者未来复诊,今日患者来门诊反馈,自诉服药后口舌烧灼感已经明显缓解,已无身热。想继续巩固治疗。我给与原方继续使用。

为什么要用这张方?

这张方是由白虎加参汤加减,将人参更换为北沙参是胡天宝老师的经验,我在临床上用经方中的人参会结合病人特点来调整用什么参(党参、北沙参、丹参、人参、太子参)。加用赤芍主要是考虑其凉血祛热的作用。

当时使用黄芪可能也是灵光乍现,后来翻阅文献,《本草备要》记载黄芪可“温分肉,实腠理,泻阴火,解肌热,炙用补中,益元气,温三焦,壮脾胃”,江苏省名中医朱建华有一张治疗灼口综合征的基础方,就是加用了黄芪,这张方叫灼口饮:黄芪20-30g,淫羊蕾15g,仙茅15g,枸杞子15g,石斛30g,赤芍20g,人中白10g,凤凰衣10g,木蝴蝶10g,酸枣仁30g,甘草8g。

灼口综合征的现代认识

灼口综合征是一种表现为口腔黏膜灼痛,但不伴有明显口内检查异常、临床损害体征及组织学改变的良性病变。约2%-3.7%的人群患有该病,其中女性的数量约为男性的7倍。绝经后女性患者占绝大多数,当然男性,绝经期前、围绝经期女性也可能受到该病的困扰。

关于灼口综合征的病因,主要认为与情志因素相关,当然,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、饮食因素、基础疾病因素、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影响。

现代医学治疗方法有限,有使用抗焦虑的药物,也有使用加巴喷丁阻治疗的报道。

灼口综合征的经方治疗思考

因为灼口综合征常常与情志相关,因此柴胡剂和半夏剂应该常用。有研究表明小柴胡合半夏厚朴汤联合使用后有效率达到80%,但是常常需要使用半年以上。小柴胡汤调节情志,兼有清热,半夏厚朴汤可以改善局部异物感。但是,半年时间太久,病人常常不能坚持这么久。

从人群特点来看,灼口多见于更年期的女性,如果合并烘热、盗汗等表现,二仙汤、当归六黄汤、知柏地黄丸等等是很好的选择。

另外还要对症处理,灼口综合征病人常常口干,多饮,喜冷,这时候使用清热生津的方药机会较多,白虎汤、增液汤机会较多。

还有一些病人,疼痛为主,舌质的瘀血表现,可以考虑血府逐瘀汤汤。

总结

灼口综合征治疗可以从火热论治,使用石膏类方、黄连类方。但是不应该离开病人的整体体质状态。此病人后续治疗应该要从更年期切入。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