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某,男,49岁。

患者半年前曾患传染性黄疸型肝炎,黄疸消退后,形瘦面黄,身黄如薰。伴有两眼黯黑,肌肤微热,五心烦热,失眠多怒,腹满食少,大便不畅,小便自利,其色时黄时清,脉沉涩,舌瘦有瘀斑。

处方:██。

服药后纳增,心烦止,夜能入眠,身黄渐去而愈。

答案下期公布

上期答案:小建中汤(注:答案非唯一,仅供参考)

黄某,女,30岁,1979年10月5日初诊。患便秘9年,始则3~4日一行,无明显痛苦。

婚后生育三胎,便秘加重,常6~8日不行,腹部时觉隐隐胀痛,如物梗塞,饮食减少。历经中西医治疗,屡用通导,或可见效一时。

形瘦神疲,气短乏力,因大便秘结而诱发痔疮,常流鲜血,曾在某医院校查,除见脱出之外痔,余无异常。就诊时,已4日未便。

嘱取小建中汤7剂。

服药后便觉肠鸣,腹部如有气体窜行,即大便1次,始为羊屎样,后则解出黄色软便。服完7剂,又解大便1次,先硬后塘,硬亦无羊屎样。

第2疗程,每天基本可大便1次。为巩固疗效,将原方加大10倍,浓缩成膏剂,坚持续用2月,每日大便通畅,体力逐渐康复。随访半年,无不适之感。

解说:本案便秘屡进攻下通导之剂,虽可暂快于一时,然中气之伤日增,以形瘦神疲,气短乏力为辨。

治疗“塞因塞用”,以小建中汤补益中气,调和阴阳,润燥养营。冀亏损渐盈,气盛营充,则其结自通。

原文复习

《伤寒论》第100条:伤寒,阳脉涩,阴脉弦,法当腹中急痛者,先与小建中汤;不差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

《伤寒论》第102条:伤寒二三日,心中悸而烦者,小建中汤主之。

《金匮要略•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》:虚劳里急,悸,衄,腹中痛,梦失精,四肢酸疼,手足烦热,咽干口燥,小建中汤主之。

《金匮要略•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》:妇人腹中痛,小建中汤主之。

各家论述

刘渡舟:小建中汤是在桂枝汤调和脾胃,调和气血阴阳的基础上,倍芍药酸甘益阴以柔肝,加用饴糖甘温补中以缓急。

所以,本方在补益脾胃之中兼能平肝胆之气,又能缓解筋脉之拘急,用小建中汤在临床上不但能够治疗由于脾胃虚弱,气血不和,阴阳失调所致的心中悸而烦,腹中急痛等证,还可以治疗由于肝胆气机不利所致的胁痛。

《内经》说:“肝苦急,急食甘以缓之”。小建中汤属于甘温补益之剂,能建脾气以化气血,肝胆得阴血濡养则气柔而条达,所谓培土即可以制木的道理就在于此。

根据临床经验,治疗因肝胆疾患导致脾气虚弱而见有肝脾证候者,可以先服小建中汤,然后再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则疗效更佳。

《脾胃论》:以芍药之酸于土中泻木为君;饴糖、炙甘草甘温补脾养胃为臣;水挟木势亦来侮土,故脉弦至腹痛,肉桂大辛热,佐芍药以退寒水;姜、枣甘辛温、发散阳气,行于经脉皮毛为使。建中之名于此见焉。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