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痰饮者,当以温药和之,久咳者太阴病居多,代表方剂即是半夏厚朴汤。阳虚者合用四逆汤;血虚者合用当归芍药散;气虚者合用四君子汤或者茯苓饮;少阳者合用小柴胡;厥阴者合用柴桂姜,或者柴桂姜合用归芍散;痰黄者合用瓜蒌、三子养亲汤等等。从八纲阴阳气血病位大方向上掌握,合方。可谓深谙八纲六经辨证。

案例一:王某,女 51岁,2019.3.4咳嗽10余天,过敏性鼻炎,鼻干鼻塞,咳嗽,咽部异物感,时有口干口苦,二便可,舌淡齿痕苔略厚

柴胡18g 黄芩10g 党参10g 炙甘草10g

生姜10g 大枣10g 姜半夏15g 紫苏梗15g

厚朴10g 茯苓15g 麻黄8g 杏仁10g

生意米30g 红曲6g

2019.3.21 服药后咳嗽症状改善明显。

案例二:靳某,女 39 岁,2019.3.7 复诊,咳嗽减轻,痰少,眠差改善,唇干,大便可,近来感冒,有鼻塞,舌淡暗齿痕。脉沉细弦。

当归15g 川芎10g 白芍15g 茯苓30g

生白术15g 泽泻15g 熟地30g 陈皮15g

姜半夏15g 紫苏叶10g 桔梗10g 杏仁10g

案例三:张某,女 41岁,2019.6.13
间断咳嗽3个月,加重2周,遇冷加重,遇到油烟异味加重,痰少色白质黏,咽部异物感,咽痒,无鼻部症状,大便可,月经量可,恶寒,舌暗淡齿痕舌苔厚腻,脉弱。

姜半夏15g 紫苏子15g 厚朴10g 茯苓15g

生姜10g 桂枝10g 白芍10g 炙甘草10g

大枣10g 枇杷叶10g 陈皮15g 杏仁10g

党参10g 黑顺片10g

7剂

2019.6.22 咳减,便溏,舌淡,脉弱。

厚朴10g 茯苓15g 紫苏梗10g 桂枝10g

白芍10g 党参10g 炒白术15g 炙甘草6g

当归10g 陈皮15g 姜半夏15g 黑顺片6g

以上案一是太阳少阳太阴合病,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加麻黄杏仁;案二是太阴病血虚痰湿,半夏厚朴汤合当归芍药散;案三是太阴少阴合病,半夏厚朴汤合桂枝汤加附子。久咳患者只有其体质改善,即改善其寒、血虚、气虚等状态才能更好的治疗咳嗽。

临证中小青龙汤证、柴胡桂枝干姜汤、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等也是常见的方证。临证示其思路,开阔思路,不宜照搬照抄,如马博士讲,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汤中,附子与半夏相反,辨证准确可合用,但不宜久用。

作者:马龙标

单位:石家庄市藁城人民医院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