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父今年高龄七十有八,高血压、冠心病多年,腔隙性脑梗两次,常年服用脑心通胶囊、桂枝茯苓丸等。辛丑年冬月初三,此次头晕已两周(血压140/60),先自服脉通颗粒、脑络通,西比灵数日不效。输天麻、川芎嗪、丹参十余日仍不效。

刻诊:早上起来头脑尚清,十点钟即开始头晕发蒙,动与不动均感如坐舟中,休息两刻时可缓解,大便可,小便夜尿两次。舌苔水滑质紫黯,舌下脉络紫怒张(已多年),脉弦数有力,手部温。

头晕发蒙,与体位无关,苔水滑,泽泻汤证;舌紫黯,舌下脉络迂曲,桂枝茯苓丸证。遂给其泽泻50 白术20 桂枝15 茯苓15 赤芍15 桃仁15
丹皮157剂不效。遂改方天麻90 钩藤30 菊花40
加抵挡汤一周还不效。忽闻其述夜间时时烘热汗出,顿悟此为肝肾不足,肝阳上亢,遂再投镇肝息风汤加二至丸7剂,不料仍不效。

计穷之时,忽见药架上血腑逐瘀颗粒,遂嘱其倍量服用。不料两日后,老父喜来告知:烘热消失,汗亦止,且头清目爽如年轻时。

头晕,头发蒙,仅仅是水饮呼?烘热汗出,仅仅是肝阳上亢呼?一位中医名家说,心中有水饮;眼之所见皆水饮,心中有阳亢,眼之所见皆为阳亢;心中有瘀血,所见皆瘀血。

再看血腑逐瘀汤之主治:胸痛,头痛,日久不愈,痛如针刺而有定处,或呃逆日久不止,或饮水即呛,干呕,或内热瞀闷,或心悸怔忡,失眠多梦,急躁易怒,入暮潮热,唇暗或两目暗黑,舌质暗红,或舌有瘀斑、瘀点,脉涩或弦紧。

“瞀闷”、“心悸怔忡,失眠多梦”、“急躁易怒,入暮潮热”诸多症状,血虚?水饮?阳亢?还是瘀血???

作者:郭建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