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糖尿病高血压一则

刘某,女,64岁,6月7号就诊。

口干易饥,能食,易出汗,易腹胀胁胀,大便调,小便黄数,体倦乏力,易困。舌淡红苔薄略黄,脉沉,服降糖药降压药。

患者有脾弱表现也有胃强表现,当时把握不准,因有小便黄,就先行白虎加人参苍术合泻心汤。

处方:

人参10,石膏30,苍术10,知母10,甘草6,山药15,黄连10,黄芩10,大黄15(后下)。5剂。

晚上开始服药,停服降糖药降压药,同时开始辟谷。

血糖血压如下:

7日上午:血糖9.4mmol/L,血压150/100mmHg(服降压药后)

9日上午:血糖7.3mmol/L,血压145/90mmHg

10日上午:血糖未测,血压135/90mmHg

5剂服完患者述,饥饿感不强,腹胀减轻,身体乏力减轻,困的感觉减轻。

二、升陷汤合方两则

1.田某,女,36岁,5月29号就诊。

干咳,口干,有气不足感,睡眠浅易醒梦多,纳可,二便调。舌淡苔薄白右侧大,心肺区凹,脉沉弦。因家庭变故,近来情志抑郁。

处方:升陷汤合四逆散。

黄芪18,知母9,桔梗5,升麻3,柴胡10,枳壳10,白芍10,炙甘草10,杏仁10。5剂。

今天过来给儿子诊治咳嗽,反馈:口不干,基本不咳,睡眠比以前沉,梦多。

2.李某,女,75岁,5月30号就诊。

胸闷口干,早晨吐黏痰带血丝,急躁,不住地磨牙,说话喋喋不休,嘴唇暗,睡眠差,纳可,大便干难解,小便可,有冠心病,肺纤维化,脑血栓病史,舌略红苔少,左侧前凸,脉略沉弦数。

处方:升陷汤、四逆散合泻心汤。

黄芪18,知母9,桔梗5,柴胡10,升麻3,枳壳10,白芍10,炙甘草10,黄芩10,黄连10,大黄15(后下),杏仁10。3剂。

6月2号,患者闺女过来再取药反馈:睡眠特别好,胸闷口干减轻,磨牙减轻,大便畅。因未见患者,故原方5剂。

这个老太太以前脑血栓后腿软不能走路,小便失禁,给她治好了,却又整天说话喋喋不休,其老伴深受其苦,曾说:“还不如不治呢,天天不停说话,烦的没法过。”呵呵,咱们还得想办法让她安静点儿。

三、芩连四物汤治疗崩漏一则

赵某,46岁,5月30日就诊。

月经淋漓不断一月余,色红,时多时少,小腹时痛,有子宫肌瘤,纳可,大便调,小便黄,舌红苔略黄,脉数。

处方:芩连四物汤加味。

黄连6,黄芩6,生地15,当归10,白芍20,川芎10,益母草10,棕碳30,地骨皮20。7剂。5月31号开始服药,现在(6月4日)已经干净。

四、神效五苓散治疗胃病一则

女,64岁,5月23号初诊。

纳差胃胀痛,口干,饮而不解,小便数,不尽感,大便不干但是不畅,失眠五年,长期服用安眠药,舌淡略暗水滑,脉沉略滑,检查:食管炎,糜烂性胃炎,胃息肉,十二指肠炎,尿白细胞2+、隐血1+。

处神效五苓散5剂。

昨天复诊,口干明显减轻,胃胀痛已不明显,小便次数明显减少,检查结果明显改善,失眠因服用安眠药而不知是否改善。

五、葛根汤治疗高血压一则

吴某,女,62岁,5月24号下午就诊。

颈肩部疼痛不适,腰酸略痛,有时胃胀,纳可,大便不尽感,小便调,易畏寒,服降压药后右肢血压(这侧较高)165/95mmHg,舌淡暗苔薄白,脉略浮紧。

这个人本来是治疗颈肩部疼痛的,告诉她中药可能会把高血压治好,就在针后处中药:

葛根30,麻黄10,桂枝15,白芍15,炙甘草6,生姜10,大枣10,由于惯性思维又加了怀牛膝30、生杜仲30。7剂。

今天下午(5月27日)过来扎针,右肢血压145/90mmHg。

其实加牛膝杜仲可能画蛇添足了,不加可能会更好,这也提示自己需要进一步清理先知,才能进步更快。

六、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治高热一则

贾某,一岁半,5月24号下午就诊。

发烧39℃,医院诊为咽峡炎,要求住院治疗,患者父母不愿打针输液,寻求中医,患者发烧,无汗,大便可,小便黄,舌红,舌乳头突出,脉诊不配合。

处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颗粒剂(康仁堂):麻黄1包,炒杏仁1包,生石膏1包,甘草1包,金银花3包,连翘1包,淡竹叶1包,荆芥1包,炒牛蒡子1包,淡豆豉1包,薄荷1包,玄参2包,桔梗1包,芦根2包,一剂。

嘱分6次服用,如果发烧不出汗就3小时一次,如果汗出热退但仍发烧就在汗不出时喂下一次,如果体温正常就一天2次。

当晚2点体温降至正常,第二天饮食精神佳,但是大便次数多,色黑,考虑玄参牛蒡子有滑肠作用,嘱增加喂药间隔时间,今天反馈,现在已无异常,明天再取药巩固。

七、葛根汤合大柴胡汤治闭经医案两则

1.患者18岁女孩,7月27号初诊。

只在16岁来过一次月经,量极少,体胖,颈背不适,纳可,口干口苦,腹不适,大便有时干,小便黄。舌红边陷苔薄黄,脉沉弦数。医院检查无异常。

患者颈背不适,有太阳表闭的葛根汤证,患者口苦口干腹大不适,大便有时干,符合大柴胡汤证,处方葛根汤合大柴胡汤加通经草:

葛根60,麻黄10,桂枝15,白芍15,柴胡24,枳壳30,黄芩15,半夏15,大黄20,通经草10,炙甘草6,生姜10,大枣10。7剂。

其实处方后心里也是没底,心想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逐渐调整,服药后根据情况再做决断。8月4号患者复诊告知,服4剂药后月经已来,遂调整处方,嘱患者下次月经前继续调整,以期建立人工周期。

2.患者33岁女性,8月4日就诊。

月经3月未至,体胖,颈背沉,鼻音重,咳嗽,口干,大便不畅,小便黄。舌红苔略黄,脉弦。患者颈背沉鼻音重,符合太阳表闭的葛根汤证,口干大便不畅,符合大柴胡汤证,于是处葛根汤合大柴胡汤加杏仁:

葛根90,麻黄10,桂枝15,白芍15,柴胡24,黄芩15,枳壳30,半夏15,大黄20,炙甘草6,生姜10,大枣10,杏仁10。5剂。

8月6日患者反馈月经已来,嘱继续服药。

以前遇到闭经,考虑的总是不荣或者不通,不通则考虑瘀血、痰湿。考虑的总不离怎么去通经下血。在灵兰听了宋老师的课才明白,治病不要在病名上纠结,只需要明理,理明则法出。中医不是治病,中医只是在调人体,人体升降出入正常,何病之有也?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