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:吴某,女, 40岁

初诊日期:2022年10月8日。

主诉:头晕头痛2月余,加重伴呕吐7天。

现病史:患者于2月余前因情感受挫后出现头晕头痛,呈发作性,发作前无诱因无先兆,不能站立,不欲睁眼,曾于当地医院查头颅CT未见异常,7天前头晕头痛头胀加重,不能低头,有时伴呕吐,呈喷射状,尤其后枕部木胀及肩颈,再次到医院查头颅MRI未见异常,服用各种止晕止痛西药及中成药不效遂来就诊。自发病以来食欲欠佳,睡眠不实,晨起不解乏。大便2天一行,偏干,小便基本正常。

刻下:精神略显焦躁,面色恍白不荣,月经第2天。查其舌淡暗苔薄微黄,舌下絡脉迂曲紫暗。

脉证:总体太过;

左脉:寸0.5、关1、尺0.5,左寸溢脉0.8;

右脉:寸0.5,关1,尺0,右寸溢脉0.5。

既往:鼻窦炎多年;月经不调半年,月经后期2周1月不等,月经淋漓不净持续2周3周。

中医诊断:眩晕,阴盛兼阳盛

治法:依据阴阳盛衰病机予以升降治法,结合患者症状,双手聚关脉太过,并且双寸溢脉,以阴盛为主,方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之;

处方:柴胡10g、黄芩10g、清半夏10g、

茯苓10g、桂枝10g、大黄5g、

生姜12g、大枣15g、生龙骨15g、

生牡蛎30g、葛根20g、赤白芍各10g、

川牛膝12g、益母草15g。

7剂,水煎服,早晚分服。

调护:嘱其慎起居,勿食辛辣油腻。

10月15日二诊:诉服药后头痛、头晕、颈肩不适减轻,仍感头胀,鼻子及眉间闷堵胀,未再呕吐,睡眠改善,月经仍未干净。进食见好,大便日一次,不干。查舌淡胖苔根部发黄,舌下迂曲絡脉消退。

脉证:总体仍太过,

左脉:寸0.5、关1、尺0.3,左寸溢脉0.5;

右脉:寸0.5,关1,尺0,右寸溢脉0.3。

继续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之。

处方:柴胡10g、黄芩10g、清半夏10g、

茯苓12g、桂枝10g、大黄5g、

生姜12g、大枣15g、生牡蛎30g、

党参10g、川牛膝10g、白术20g、

白芷10g。

7剂,水煎服,早晚分服。

10月22日三诊:诉服药后头晕头胀消失,有时头两侧太阳穴处痛,鼻子及眉间闷堵胀稍减,出现口腔溃疡,诉既往就易长口腔溃疡。月经服药第二天就干净。纳眠可,大便日一次。查舌淡苔薄微黄。

脉证:总体仍太过。

左脉:寸0.5、关0.3、尺0,左寸溢脉0.3;

右脉:寸0,关1,尺0,右寸溢脉0.2。

脉证结合给予葛根汤合玉女煎加味治之。

处方:葛根15g、桂枝9g、白芍10g、

生姜12g、大枣15g、生牡蛎30g、

甘草6g、川牛膝12g、生地10g、

生石膏30g、知母10g、辛夷9g、

炒苍耳子9g。

7剂,水煎服,早晚分服。

10月29日四诊:诉头晕头胀及头两侧太阳穴处痛已,鼻子及眉间闷堵胀好转,口腔溃疡向好,诉眼睛畏光,既往双眼怕光多年。纳眠可,二便正常。查舌淡胖苔薄白。

脉证:总体仍太过。

左脉:寸0.3、关0.3、尺0,左寸溢脉0.3;

右脉:寸0,关0.5,尺0,右寸溢脉0.5。

脉证结合给予越婢汤加味治之。

处方:炙麻黄6g、生姜10g、大枣20g、

甘草6g、川牛膝10g、白术10g、

生石膏30g、知母10g。

7剂,水煎服,早晚分服。

11月5日五诊:诉头晕头胀头痛消失,鼻子及眉间闷堵胀已,口腔溃疡愈,眼睛畏光明显好转,诉终于头好受了,整个人精神了,心情愉悦。纳眠、二便正常。查舌淡苔薄白。

脉证:总体仍太过。

左脉:寸0、关0.3、尺0,左寸溢脉0.3;

右脉:寸0,关0.5,尺0,右寸溢脉0.3。

继续给予越婢汤加味治之。

处方:炙麻黄6g、生石膏30g、生姜10g、

大枣20g、甘草6g、白术10g、

川牛膝10g。

7剂,水煎服,早晚分服。药尽诸症而失。

按语:《素问.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。”《脉法赞》:“左主司官,右主司府”,左手脉主阴病,右手脉主阳病,陈建国老师仲景阴阳脉法:左手主阴津血,右手主阳气,左手诊“阴”的盛衰,右手诊“阳”的盛衰。

患者头晕头疼头胀,颈肩拘紧,发作时不能站立,不欲睁眼,伴呕吐,脉总体太过,首诊左脉寸关尺均太过,右脉寸关太过,双寸溢脉,左寸溢脉更有力,辨为实证,阴盛兼阳盛,阴盛为主,依据阴阳盛衰病机予以升降治法,阴盛顺从正气抗邪的方向给予升法,阳盛顺从正气抗邪的方向给予降法,脉证双手聚关太过,并且双寸溢脉,方选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之。阴盛为主,结合症状患者颈肩不适加葛根升散邪气,正值经期,结合舌象加川牛膝、益母草,并且符合治法方向。

二诊患者头晕头痛及颈肩不适均减,睡眠改善,进食、大便好转,仍感头胀,鼻子及眉间闷堵胀,月经淋漓不净,脉证同前,太过程度减,继续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之,月经淋漓不净,舌淡胖,考虑中气不足,合入四君子汤,鼻子及眉间闷堵胀加白芷,白芷性温味辛予以升散邪气。

三诊头晕头胀消失,鼻子及眉间闷堵胀稍好,月经服药第二天就干净。头两侧太阳穴处痛,出现口腔溃疡,脉证有了变化,虽仍阴盛兼阳盛,阴盛为主,不再是双手聚关脉,左寸脉大于左关脉,方随证变,结合症状给予葛根汤合玉女煎合苍耳子散加减治之。

四诊头两侧太阳穴痛已,鼻子及眉间闷堵胀好转,口腔溃疡向好,诉眼睛畏光,双眼怕光多年。脉证又有所变化,变为阳盛为主,结合症状给予越婢汤加味治之。

五诊诸症好转,脉证仍有,但趋于恢复,再予越婢汤7剂而愈。

作者:任雪梅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