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气亏虚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肾气亏虚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肾气亏虚,失于封藏、固摄,以腰膝酸软,小便、精液、经闭、胎气不固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。常见于闭经、虚劳、不孕、解颅、崩漏等疾病中。
就诊科室
小儿科、新生儿科、妇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闭经、虚劳、不孕、解颅、崩漏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闭经
临床表现为月经初潮来迟,或月经后期量少,渐至闭经,头晕耳鸣,腰酸腿软,夜尿频多,第二性征发育不全,倦怠乏力,舌淡暗,苔薄白,脉沉细。治宜补肾益气,调理冲任。方用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、紫河车。
2、虚劳
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,腰膝酸软,小便频数而清,白带清稀,舌质淡,脉弱。治宜益气补肾。方用大补元煎。
3、不孕症
临床表现为婚久不孕,月经不调,经量或多或少,头晕耳鸣,腰酸腿软,精神疲倦,小便清长,舌淡,苔薄,脉沉细,两尺尤甚。治宜补肾益气,填精益髓。方用毓麟珠。
4、解颅
临床表现为头颅明显增大,囟门宽裂,颅缝开解,面色淡白,神情呆钝,目无神采,眼珠下垂呈”落日状”,头大颈细,前倾不立,食少便溏,舌淡少苔,脉弱,指纹淡青。治宜补益肾气。方用补天大造丸加减。
5、崩漏
临床表现为多见青春期少女或经断前后妇女出现经乱无期,出血量多势急如崩,或淋漓日久不净,或有崩而淋,由淋而崩反复发作,色淡红或淡暗,质清稀;面色晦暗,眼眶暗,小腹空坠,腰脊酸软;舌淡暗,苔白润,脉沉弱。治宜补肾益气,固冲止血。方用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、黄芪、阿胶。
病因
病因
多由先天不足、劳损过度、久病及肾等原因所引起。
表现
临床表现
精神倦怠,腰膝疲软,舌淡苔白,脉沉弱。
症情分析
肾气不足,各脏腑失其濡养,机能活动减弱,故精神疲倦;脏腑机能减弱,气血不能上荣于面,故面白少华;肾开窍于耳,肾气亏虚,不能上充于耳,故听力逐渐减退;骨为肾所主,肾气虚则骨骼失于温养,故腰膝酸软无力;尿液在膀胱的贮存与排泄,有赖于肾气的蒸化与固摄,肾气不足,固摄无权,则膀胱失约,故小便频数而清长,甚至遗尿而不能自禁;肾的藏精功能,有赖于肾气的固摄,肾气不足,则精关不固,故见遗精早泄;先天不足,少女肾气未充,精气未盛,或房劳多产,久病伤肾,以致肾精亏损,冲任气血不足,血海不能满溢,遂致月经停闭;舌淡苔白,脉沉弱无力,为肾气虚弱之象。
治疗
治法
补益肾气
方药
肾气丸。
常用中药
山萸肉、山药、五味子、杜仲、菟丝子、益智仁、胡桃仁、巴戟天、肉苁蓉等。
转归预后
本证的病理演变较为复杂,如肾虚下元不固,成为肾虚不固证;肾虚以下不能纳气为主要表现这为肾不纳气证;气能生精,肾气虚则不能生精,致成肾精不足证;肾气虚证进一步发展,元阳渐衰,形成肾阳虚证,若影响水液代谢,出现全身浮肿症者,形成肾阳虚水泛证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