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虚寒凝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肾虚寒凝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肾阳亏虚,寒邪凝滞,以畏冷肢凉,下肢尤甚,腰膝冷痛,小便清长,夜尿多,苔白脉沉迟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腰痛、痛经等疾病中。
其它名称
阳虚肾寒证
发病部位
肾
就诊科室
风湿免疫科、妇科
相关疾病
腰痛、痛经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 腰痛
主要表现为腰酸冷痛,得温痛减,喜按,畏寒肢冷,小便清长舌淡苔白,脉沉迟,治宜温肾散寒,方用右归丸加减(《景岳全书》)。
2、痛经
主要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痛,得温痛减,经量少,经色暗淡,腰腿酸软,小便清长,脉沉,苔白润。治宜温肾散寒,通经止痛,方用艾附暧宫丸加减(《沈氏尊生书》)。
病因
病因
多因素体阳气不足,复嗜食寒凉或冒雨涉水感受风寒而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畏寒,面色㿠白,下肢尤甚,肢节、腰膝冷痛,小便清长,夜尿,男子阳痿、滑精,女子带下清冷、宫寒不孕,舌淡、苔白脉沉迟。
症情分析
肾阳不足,寒邪内盛,清阳不上荣,外不达四肢,则畏寒,面色㿠白,下肢尤甚,肢节、腰膝冷痛,小便清长,夜尿,男子阳痿、滑精,女子带下清冷、宫寒不孕;舌淡、苔白脉沉迟为阳虚寒凝之象。
治疗
治法
温肾散寒
方药
右归丸、四逆汤。
常用中药
熟地黄、山药、菟丝子、山茱萸、当归、鹿角胶、肉桂、附子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