燥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燥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由于感受外界燥邪,或体内津伤液耗,使机体津液不足,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,而出现干燥枯涩的证候。燥邪为秋季主气,六淫之一,感染多从口鼻而入,侵犯肺卫,易伤津液及肺脏称为外燥病证;内燥证则为体内阴津耗伤而出现干燥的证候,多由热盛津伤,或汗、吐、下后伤亡津液,或亡血失精,或久病精血内夺等原因引起。常见于咳嗽、肺痨、咳血、胃痛、噎膈、便秘、消渴、痿证等疾病中。
就诊科室
呼吸内科、消化内科、内分泌科、中医科、脾胃病科
相关疾病
咳嗽、肺痨、咳血、胃痛、噎膈、便秘、消渴、痿证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咳嗽
风燥伤肺,肺失宜肃清润,则见干咳,连声作呛,喉痒,咽喉干痛,唇鼻干燥,无痰或痰少而粘,不易咯出,或痰中带有血丝,口干欲饮,初起或伴有鼻塞,头痛,恶风,身热等表证,舌质红,苔薄白或薄黄,干而少津,脉浮数或小数,治宜疏风清肺,润燥止咳,方用桑杏汤(《温病条辨》)加减;另有凉燥证,乃燥证与风寒并见,治宜温润止咳,散寒解表,方用杏苏散(《温病条辨》)加紫菀、款冬、百部、荆芥、防风。
2、肺痨
若瘵虫犯肺,损伤肺体,阴虚肺燥,乃成肺痨,症见干咳,咳声短促,痰中有时带血丝,色鲜红,午后手足心热,皮肤干灼,或有盗汗,口干咽燥,胸部隐痛,苔薄,边尖质红,脉细或兼数,治宜滋阴润肺,方用月华丸(《医学心悟》)加减。
3、咳血
如感受风热燥邪,损伤肺络,肺失清肃,则发为咳血,症见喉痒咳嗽,痰中带血,口干鼻燥,或有身热,舌红,少津,苔薄黄,脉数,治宜清热润肺,宁络止血,方用桑杏汤(《温病条辨》)加白茅根、藕节、茜草、侧柏叶。
4、胃痛
如胃热郁久伤阴耗液,胃燥而失于濡养,则成胃痛,症见胃痛隐隐,口燥咽干,大便干结,舌红少津,少苔,脉细数,治宜养阴益胃,润燥止痛,方用玉女煎(《景岳全书》)合用芍药甘草汤(《伤寒论》)。
5、噎膈
如恣食辛香燥热之品,胃阴亏耗,津伤血燥,食道失于濡润,咽管干涩,则成噎膈,症见吞咽梗塞而痛,固体食物难进,形体逐渐消瘦口干咽燥,大便干结,五心烦热,舌干而红,或有裂纹,脉弦细数,治宜滋养津液,方用五汁安中饮(验方)加味。
6、便秘
若过食辛热厚味,以致胃肠积热,或热病余邪留恋,津液耗伤,肠道失润,大便干结,难以排出而为便秘,症见大便干结,小便短赤,面红身热,口干口臭,舌红苔黄或黄燥,脉滑数,治宜清热润肠,方用麻子仁丸(《伤寒论》)。
7、痿证
如脾胃素虚,外感湿热,使肺胃精津耗伤,肺燥筋脉失于濡养,而产生痿证,症见病起发热,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,皮肤枯燥,心烦口渴,咳呛少痰,咽干不利,小便黄少,大便干燥,舌红苔黄,脉细数,治宜清热润燥,养肺生津,方用清燥救肺汤(《医门法律》)加减。
病因
病因
燥邪为秋季主气,六淫之一,感染多从口鼻而入,侵犯肺卫,易伤津液及肺脏称为外燥病证;内燥证则为体内阴津耗伤而出现干燥的证候,多由热盛津伤,或汗、吐、下后伤亡津液,或亡血失精,或久病精血内夺等原因引起。
表现
临床表现
皮肤干燥皲裂,口鼻干燥,咽干口渴,干咳少痰,或痰中带血大便干结,小便短少,唇焦,舌干无津;甚则潮热心烦,皮肤干涩粗糙,毛发干枯不荣,肌肉消瘦,腰膝酸软,遗精盗汗,舌干红无苔,脉细数而弱。
症情分析
燥邪多从口鼻而入,其病常从肺卫开始。燥邪致病干燥且易伤津液,表现为体表肌肤和体内脏腑缺乏津液,干枯不润的症状,如口鼻干燥、皮肤干燥皱裂等。燥易伤肺,肺为娇脏,外合皮毛,外感燥邪,最易伤肺,而致干咳少痰、口鼻干燥。
治疗
治法
滋阴润燥
方药
增液汤、桑杏汤。
常用中药
桑叶、薄荷、豆豉、杏仁、前胡、牛蒡子、南沙参、浙贝母、天花粉、梨皮、芦根。
转归预后
燥邪侵犯人体后,其转归与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密切相关,不外乎津液耗伤,肺胃等脏腑功能失调,导致脏腑筋脉、皮肤孔窍等组织器官失于濡润,津亏燥热变证百出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