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风热郁滞肌肤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风热之邪外袭而蕴结肌肤,以突起风团、丘疹、瘙痒、灼热,舌红、苔黄、脉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多见于禀赋不足的患者,青年及儿童尤多见。多发于炎热干燥的夏秋季节,冬季症状减轻。本证常见于风疹块、痒风、血疳、白庀等疾患中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wind-heat amassing in skin

其它名称

风热蕴肤证、肌肤风热证

就诊科室

皮肤科

相关疾病

风疹块、痒风、血疳、白庀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风疹块

临床见皮肤先发搔痒,继而出现形状不一的风团或丘疹,其色鲜红,此起彼消,反复发作,瘙痒异常,有的融合为大片隆起,按之灼热,遇热痒甚,得冷则舒,其发生及消失迅速,且消失后不留痕迹,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位,但以上半身及头面部为多见。伴有全身症状者,可出现恶风微热,口渴心烦,舌红苔薄黄,脉浮数。多因风热之邪怫郁于皮肤而发为本证。治宜清热祛风,可用消风散。

2、痒风

临床见皮肤瘙痒剧烈,遇热尤甚,抓破后可见点状出血,或呈条状抓痕、血痂,随破随收,一般不会化腐。全身可见心烦,口干,溲黄便结,舌质红苔薄黄,脉浮或浮数,此证多见于夏季。系风热之邪,蕴蒸皮肤,不得疏泄而致。治宜清热祛风,可用消风散。

3、血疳

皮疹可呈圆形或椭圆形,粉红色,中央略带黄色,边缘清晰作锯齿状,表面干燥,多有糠枇样鳞屑,微痒。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,一般可无全身症状。多因血分有热,复感风邪,风热交结,闭塞腠理,不得疏泄而致。治宜清热祛风,可用消风散。

4、白疕

皮损发展较快。初为丘疹,渐扩大为各种形状之片状斑疹,数目及大小不定,皮损焮热,其上覆以银白色鳞屑,轻刮之则一层蜡样薄膜,再刮之则可见鲜红之点状出血,瘙痒难忍。此证多见于四肢伸侧及头皮,呈对称性发生,但亦可波及其他部位,伴有全身症状者,可见心烦,口干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,舌红苔黄,脉细数或浮数。多因血分蕴热,风邪外客,风热相搏郁于皮肤而发,治宜清热、凉血、祛风,可用细生地、丹皮、赤芍、栗叶、杭菊、白癣皮、苦参、蛇床子、苍耳子、乌梢蛇等药。

病因

病因

多因风、热、染毒,以及禀赋不足所致。

病机

风热交结袭于外,或系体热风盛阻于内,一般病邪多局限于皮肤腠理之理,故症状一般较轻,主要表现除皮肤焮红、灼热、作痛外,突出特点是有瘙痒、脱屑以及泛发全身的红色丘疹等风邪致病特点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发病急,皮损焮红,灼热,瘙痒,并可见丘疹、斑疹、风团、结节、皮肤脱屑,出血等症,皮疹及搔痒发无定处,或可伴有全身症状,如发热恶风,口渴咽于,大便干燥,小便短赤,舌边尖红苔微黄,脉浮数。

症情分析

风热袭表,郁于肌肤,郁而生热,风盛则痒,热伤血络,迫血妄行,则皮损焮红,灼热,瘙痒,并可见丘疹、斑疹、风团、结节、皮肤脱屑,出血,皮疹及搔痒发无定处;外感风热,则发热恶风,口渴咽于,大便干燥,小便短赤;舌边尖红苔微黄,脉浮数为风热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疏风清热

方药

消风散。

常用中药

当归、生地、防风、蝉蜕、知母、苦参、胡麻、荆芥、苍术、牛蒡子、石膏、甘草、木通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