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痰浊阻肺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痰湿蕴结,肺气阻滞,以胸闷,咳嗽气喘,吐白痰量多,苔白滑腻,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咳嗽、哮病、喘病等疾病中。西医学上呼吸道感染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肺气肿、肺源性心脏病、心源性哮喘等可见本证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turbid phlegm obstructing lung

其它名称

痰湿蕴肺证、痰浊蕴肺证、痰湿阻肺证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呼吸内科

相关疾病

咳嗽、哮病、喘病、上呼吸道感染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肺气肿、肺源性心脏病、心源性哮喘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喘证

症见喘而胸满闷塞,甚则胸盈仰息,咳嗽,痰多黏腻色白,咯吐不利,兼有呕恶,食少,口黏不渴,舌苔白腻,脉象滑或濡。治宜祛痰降逆,宣肺平喘。方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。

2、咳嗽

症见咳嗽反复发作,咳声重浊,痰多,因痰而嗽,痰出咳平,痰黏腻或稠厚成块,色白或带灰色,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,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,胸闷脘痞,呕恶食少,体倦,大便时溏,舌苔白腻,脉象濡滑。治宜燥湿化痰,理气止咳。方用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常因咳喘日久,肺不布津,聚而为痰;或脾虚运化失职,湿聚为痰,上渍于肺;或感受寒湿之邪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咳嗽,痰多,色白、质稠或清稀,易咯,胸闷,气喘,或喉间有哮鸣声,恶寒,肢冷,舌质淡,苔白腻或白滑,脉弦或滑。

症情分析

痰浊阻肺,肺失宣降,肺气上逆,则咳嗽,呼吸喘促,咯痰色白而黏稠,量多易咯;寒饮停肺,肺气上逆,则痰色白而清稀、量多易咯;痰气搏结,上涌气道,故喉中痰鸣,时发哮喘;痰浊或寒饮凝闭于肺,肺气不利,故胸部满闷;寒性凝滞,阳气被郁而不能外达,形体四肢失于温煦,故恶寒、肢冷;舌淡,苔白腻或白滑,脉弦或滑,为寒饮痰浊内停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化痰宣肺

方药

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。

常用中药

法半夏、陈皮、茯苓、苏子、白芥子、莱菔子、杏仁、紫菀、旋覆花。

针灸治疗

主穴取肺俞、中脘、丰隆。咳嗽配太渊、太白,哮喘配列缺、天突,痰饮配脾俞。针刺用泻法。

转归预后

本证在演进过程中两种情况:一是累及脾而致运化失职的湿困脾胃之证;二是累及肾而致肾阳不足之证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