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脾阴虚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阴液亏虚,脾失健运,以食欲不振,腹胀便结,体瘦倦怠,涎少唇干,低热,舌红少苔,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胃痛、便秘、吐衄、便血等疾病中。西医学慢性胃炎、胃神经官能症、习惯性便秘等疾病中可见本证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spleen yin

其它名称

脾阴亏虚证、脾阴不足证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消化内科

相关疾病

胃痛、便秘、吐衄、便血、慢性胃炎、胃神经官能症、习惯性便秘

病因

病因

多因饮食不节,过食肥甘厚味,辛辣炙燥之品,或劳倦思虑过度,或汗吐下温太过,或脾病日久不愈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食少,腹胀,食后尤甚,大便溏薄,或秘结,溏结不调,口干唇燥,形体消瘦,面色无华,倦怠乏力,手足心热,舌红少津,苔少或无,脉细无力或数。

症情分析

脾阴不足,运化失司,消化吸收功能减退,故食少,腹胀,大便溏薄。脾主肌肉四肢,脾阴匮乏,则营血不足敷布,运化失健,则气血化源枯乏,以致肌肉四肢及全身失于气血的充养,故形体消瘦,面色无华,倦怠乏力。脾阴亏虚,涏液减少,不能上承,故口千唇燥。肠道失润,则大便秘结。阴虚阳亢,虚火内炽,故手足心热。舌红少津,乃阴虚火旺所致,苔少或无,脉细无力是营阴亏虚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滋补脾阴

方药

加味脾阴煎。

常用中药

生地、生白芍、旱莲草、山药、莲米、连翘、赤小豆、黄连、淡竹叶、五味子、大枣、炙甘草。

转归预后

脾阴不足,可影响胃阴亏虚;脾胃阴分亏损,影响生化气血,进而导致气血两虚;;脾阴虚,影响“脾气散精”,既不能把阴精“上归于肺”,又不能“散精于肝”,造成肺阴虚证和肝阴虚;倘若脾阴竭绝,则化源匮乏,危及生命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