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气上逆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胃气上逆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因寒热等刺激,使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,以呕吐或呃逆、嗳气等为主症的证候。常见于呃逆,嗳气,呕吐,反胃等疾病中。西医学急慢性胃炎、幽门痉挛、胃及十二指肠憩室、膈肌痉挛、食道和胃肠道神经官能症、胆囊炎以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中可见本证。
英文名称
syndrome of adverse rising of stomach qi
发病部位
胃
就诊科室
消化内科
相关疾病
呃逆,嗳气,呕吐,反胃、急性胃炎、慢性胃炎、幽门痉挛、胃及十二指肠憩室、膈肌痉挛、食道和胃肠道神经官能症、胆囊炎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呕吐
临床分虚实两类,实者因邪气扰胃,虚者因胃虚失和。实证呕吐,如外邪犯胃者,常兼表证,治以疏邪解表,芳香化浊,藿香正气散(《和剂局方》)加减;若饮食停滞者,则脘腹胀满,噯腐吞酸,治以消食化滞,和胃降逆,保和丸(《丹溪心法》)加减;若肝气犯胃者,呕吐吞酸,胀痛连胁,治以疏肝和胃降逆,半夏厚朴汤(《金匮要略》)合左金丸(《丹溪心法》)加减;若痰饮内阻,则呕吐清水痰涎,治以温化痰饮,和胃降逆,小半夏汤(《金匮要略》)合苓桂术甘汤(《金匮要略》)。虚证呕吐,表现为时吐时止,每因饮食不节,或轻微劳倦而发,多起于病后。若脾胃虚寒者,食人作吐,完谷不化,脘腹冷痛,治以温中健脾,和胃降逆,方宜理中汤(《伤寒论》)或香砂六君子汤(《张氏医通》);若胃阴虚者,时作干呕,口渴,胃部有灼热感,苔光剥,治以滋养胃阴,降逆止呕,麦门冬汤(《金匮要略》)加减。
2、反胃
其证候特点是食入之后,停留胃中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完谷不化。多因饮食生冷,或忧思伤脾,损伤脾阳,出现中焦虚寒,不能腐磨谷食所致。治当温中健脾,降逆和胃,丁香透膈散(《和剂局方》)、或附子理中汤(《和剂局方》)加减。
3、呃逆
以气逆上冲,喉间呃呃连声,声短而频,令人不能自制,多由胃气上逆动膈,肺气失于肃降而成。治疗应以降逆止呃为主,方选丁香柿蒂汤(《症因脉治》)加旋覆花、枇杷叶、刀豆子等药物。
4、嗳气
也是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,比呃逆之声沉长,多伴有胃脘饱胀,噯气后症状暂减的特点,多属肝气横逆犯胃所致,治当疏肝和胃,方用柴胡疏肝散(《景岳全书》)加减。
病因
病因
本病多因外感六淫,内伤七情,饮食不节,脾胃虚脱导致胃气通降失常而成。
病机
1、各种外邪犯胃,均可使胃失和降而上逆,尤以寒邪及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致病者最多,因为寒邪最易折伐中阳,凝滞气机,使胃失和降而上逆;秽浊之气干犯,易使胃浊上犯而上逆。
2、饮食不节,温凉失调,饥饱无度,或因过食油腻不洁食物,停滞不化,伤及胃腑,致胃气不能下行而上逆。
3、情志拂逆,木郁不达,肝气横逆犯胃,使肝胃不和而上逆。
4、脾胃虚寒,健运失常,水谷不化精微而成饮邪,饮停胃腑而上逆,或胃阴不足,失其润降而上逆。
5、服食有刺激性的药或食物,伤及胃腑,使胃气上逆。
表现
临床表现
不思饮食,脘部胀痛,恶心呕吐、嗳气、呃逆,苔薄白或白腻,脉弦滑。
症情分析
脾胃运化失常,胃失和降,气机受阻而不思饮食,脘部胀满疼痛。食滞内阻或外邪扰胃,浊气上逆而恶心、呕吐、嗳气、呃逆。因外邪扰胃则苔薄白,兼有湿邪,则苔白腻。
治疗
治法
和胃降逆
方药
半夏厚朴汤、五磨饮子。
常用中药
半夏、厚朴、茯苓、生姜、苏叶、沉香、槟榔、乌药、木香、枳实。
针灸治疗
1、体针
取穴以内关、中脘为主穴,手法实证者泻之,虚证者补之。食滞者加针公孙、足三里;痰多者加刺丰隆;肝气犯胃者配肝俞、脾俞、阳陵泉;呃逆不止者加针膈俞;吞咽不利者加天鼎、上脘、巨阙。
2、艾灸
证属脾胃虚寒而致胃气上逆者可艾灸隐白、脾俞、膈俞、足三里。
3、指针疗法
重力按压双侧翳风穴,治呃逆。
转归预后
因胃气上逆而兼挟痰,出现痰气上逆的表现,症见咳嗽多黄,甚则喘促,喉间痰声漉漉等。又可因情绪波动而导致气郁的表现,出现胸闷,脘胀,胁痛等。
胃气上逆证由邪扰胃腑者,祛邪和胃则愈,由胃气虚引起者,补胃和胃则除;但若久逆不和,又可进一步损伤胃气,或伤胃阴,或伤胃阳;如久病中出现呃逆等胃失和降之象者,往往提示胃气将绝,应予注意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