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寒气逆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胃寒气逆证,中医病证名。指胃寒盛、气机逆乱上冲而致,以呕吐、呃逆、嗳气、胃脘冷痛、喜温喜热饮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呃逆等疾病中。
发病部位
胃
就诊科室
消化内科
相关疾病
呃逆
症状详情
常见病
呃逆
因寒冷刺激所致,呃声沉缓有力,膈间及脘部不舒或有冷感,遇寒愈甚,得热稍缓,口不渴,或伴呕吐清水,苔白滑,脉沉紧或沉弦。治宜温中散寒、降逆止呃。方用丁香散加陈皮、半夏、枳壳、刀豆子、厚朴等。
病因
病因
多因饮食不节、过食生冷,或风寒客于胃中、胃气失和,逆上而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呕吐清水或呕食不化,嗳气呃逆,面青肢冷、口鼻气冷,脘腹痞满,不思饮食,口淡不渴,舌淡润,脉沉缓。
症情分析
寒邪犯胃,胃失和降,气机受阻而不思饮食,,脘腹痞满。寒邪扰胃,浊气上逆,则呕吐清水或呕食不化,嗳气呃逆。寒邪伤阳或阳气虚弱,肌体失于温煦,故面青肢冷、口鼻气冷;舌淡,脉迟为阳虚阴寒内盛之象。
治疗
治法
温胃降逆
方药
丁香散或良附丸。
常用中药
丁香、柿蒂、高良姜、炙甘草。
针灸治疗
取中脘、足三里、内关、公孙、尺泽、气海。尺泽、内关针用泻法,留针20到30分钟,间断行针。中脘、足三里、公孙、气海用艾条温和灸,每穴15-20分钟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