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胃滞气逆证,中医病证名。指因情志等刺激,使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,以呕吐或呃逆、嗳气,情志抑郁,喜叹息,脘腹痞胀,脉弦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胃郁等疾病中。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消化内科

相关疾病

胃郁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胃郁

多见胃脘痛,脘痞,食后腹胀,厌食,恶心呕吐,嗳气,反酸等。治宜和胃理气降逆,方用旋覆花代赭石汤加厚朴、砂仁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多因情志郁怒,或肝气盛而横逆乘脾胃而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呕吐或呃逆、嗳气,情志抑郁,喜叹息,脘腹痞胀,脉弦。

症情分析

肝气郁结,肝木克土,胃失和降,气郁中焦,则呕吐或呃逆、嗳气;肝气郁结,则情志抑郁,喜叹息;肝气壅盛,横逆犯胃,则脘腹痞胀;脉弦为肝气郁结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解郁和胃

方药

半夏厚朴汤。

常用中药

半夏、厚朴、紫苏叶、茯苓、生姜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