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心阳暴脱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因实邪暴袭、阻滞等,使心阳突然衰败而欲脱,以突然冷汗淋漓,四肢厥冷,口唇青紫,气短息微,心悸怔忡,面色苍白,脉微欲绝,神志模糊等为常见症的危重证候。多发于久病、年老体弱或小儿患者。常见于胸痹、中风、厥证、汗证、温病等疾病中。西医学中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、心力衰竭、自发性气胸、急性肺水肿、急性脑血管病等疾病中可见本证。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心血管内科

相关疾病

胸痹、中风、厥证、汗证、温病、休克、心力衰竭、自发性气胸、急性肺水肿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胸痹

临床上以胸痛彻背,心悸气短,面色苍白,喘息不得卧,大汗淋漓,四肢厥冷,甚至神志不清,舌质紫暗,脉微欲绝为特点。由素体阳虚,胸阳不振,或终日伏案少动,气血运行不畅,寒邪乘虚侵袭,痰湿闭阻胸阳,或情志过激,劳累过度,暴耗心阳所致。治宜回阳救逆,方选参附龙牡汤(《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》)。

2、中风病

临床上证见突然昏倒,不省人事,半身不遂,口眼喎斜,且有目合口开,鼻鼾息微,手撒肢冷,汗出不止,二便自遗,舌痿,脉微欲绝等症。多为年高气血虚弱,肝肾不足,因恼怒抑郁、饮酒饱食、强力举重等发为本证;也可因闭证失治或误治而转脱,邪盛正衰所致。治宜益气回阳,急用参附汤(《妇人良方》)。

3、汗证

临床上多为急重症,突然大汗不止,或汗出如油,且伴有气短息微,四肢厥冷,神识不清,脉微欲绝或脉大无力等。多由久病、重病阳气亏极,不能敛阴,卫外不固,汗液大泄而成。治宜回阳救逆,益气生脉,方用四逆汤(《伤寒论》)合生脉散(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。

4、厥证

临床上以病人突然昏倒,不省人事,多兼见四肢厥冷,面色苍白,大汗不止,脉微欲绝等心阳衰败表现。多由素体阳虚、疲劳过度、悲伤恐惧、大汗、大泄等耗伤阳气,清阳不升,清窍失养而成。治宜补气回阳,方用四味回阳饮加味(《景岳全书》)。

5、温病

临床上病人于阳热亢盛之时,突见四肢厥冷,汗出淋漓,神衰倦卧,面色苍白,脉散大或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危象。多由素体阳虚,血热炽盛,燔灼营阴,逆传心包所致;或热入气分,气血两燔,失治误治,津液骤减,阴亏不能敛阳,气伤津耗,心阳暴泄而成。治宜益气敛津、生脉固脱,方用回阳救急汤(《伤寒六书》)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多由寒邪暴伤心阳,或痰瘀阻塞心窍,或心阳虚进一步发展所致。

病机

乃心之阳气骤然脱失、宗气大泄而出现的阳气欲绝所主的危候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突然冷汗淋漓,四肢厥冷,呼吸微弱,面色苍白,或心痛剧烈,口唇青紫,脉微欲绝,甚或神志模糊,昏迷不醒。

症情分析

常是心阳虚证进一步发展的结果,亦有因寒邪暴伤心阳或痰瘀阻塞心窍所致者。阳气暴脱,津液随之外泄,则冷汗淋漓;阳气衰亡,不能温煦肢体,故四肢厥冷;心阳衰,宗气泄,不能助肺以行呼吸,故呼吸微弱;阳气亡脱,温运无力,血行迟涩,脉络失充,故面色苍白;若血行不畅,瘀阻心脉,则心痛剧烈,口唇青紫。阳气衰微,心失温养,神散不收,导致神志模糊,或昏迷不醒。脉微欲绝,为阳气衰微的征象。

治疗

治法

回阳救逆

方药

参附汤、参附龙牡汤。

常用中药

人参、附子、干姜、薤白、桂枝、炙甘草等。

针灸治疗

1、针刺

镇痛是关键。可立即用杜冷丁10ml,用注射用水稀释至5毫升,垂直刺入内关(双),得气后加强刺激,每穴2.5ml,5-10分钟疼痛消失。若无缓解,可在间使(双)穴各再注2.5ml,可加强镇痛效果。

2、艾灸

主灸关元、神阙,或柱艾条,并配合刺关元、气海、足三里行补法,留针10分钟。

3、推拿

可揉按心俞、厥阴俞、膈俞、内关,均取双穴,每穴揉按50次,揉力以患者感到酸胀,且能耐受为度。

转归预后

心阳暴脱证为疾病过程中的重危证候,一般预后极差,如不及时抢救,阴阳离绝而亡。如能挽得一分阳气,便有一分生机,若经过固脱补虚的救治后,出现肢温脉回,汗止神醒,即有生还的可能。一般脱证解除后,可转化为心阳虚证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