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心阳虚血瘀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心阳虚衰,运血无力,心脉瘀阻,以心悸、胸闷心痛,畏冷肢凉、面色紫暗,舌淡紫、脉弱而涩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胸痹、心悸、肺胀等疾病中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heart yang and blood stasis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呼吸内科、心血管内科

相关疾病

胸痹、心悸、肺胀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胸痹

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,甚则胸痛彻背,心悸短气,形寒肢冷,面色紫暗,舌淡紫,脉弱而涩。此多因年迈体虚,中、老年之人,年过半百,肾气渐衰,若肾阳虚衰,可致心气不足,心阳亏虚,使气血运行不畅,在心阳虚损本虚的基础上形成心脉阻滞的标实而发生胸痹,治宜温振心阳,活血通脉,方用参附汤(《妇人良方》)合血府逐瘀汤(《医林改错》)。

2、心悸

临床上以心悸不安、胸闷短气,形寒肢冷,舌质暗,脉结代为特点。由于大病、久病之后,阳气衰弱,影响心脉运行,不能温阳心脉而引发。治宜温补心阳,方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(《伤寒论》)。

3、肺胀

临床多表现为胸部闷痛,咳吐痰涎,畏寒喜暖,心中动悸,颜面浮肿,舌质暗淡,脉沉迟或结代,此系痰浊蕴肺,病久势深,肺气郁滞,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循行,心主营运过劳,心阳虚衰,无力推动血脉,故而形成心阳虚血瘀证,治疗上除温阳通脉外还要结合治疗原发病。

病因

病因

多为素体阳气不足或心气虚发展成阳气亏虚,或寒湿饮邪损伤心阳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心悸、怔忡、胸闷心痛,畏冷肢凉、面色紫暗,舌淡紫、脉弱而涩或结代。

症情分析

阳虚阴盛,无力推动血行,导致心脉痹阻则胸闷心痛;阳气不足,心失温养故见心悸、怔忡;阳虚肢体失于温煦而畏寒肢冷;心阳虚不能运血上荣则舌淡;心脉痹阻血行迟滞可见面色紫暗,舌紫;心阳虚,血脉阻滞故脉弱而涩或结代。

治疗

治法

温补心阳、活血化瘀

方药

保元汤合桃仁红花煎。

常用中药

桃仁、红花、赤芍、香附、青皮、延胡索、当归、丹参、川芎、生地、黄芪、人参、炙甘草、肉桂等。

转归预后

心阳亏虚日久不愈,影响血液的运行,发展变化形成心阳虚血瘀证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