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阳虚饮停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阳气亏损,饮邪停聚,以畏冷肢凉,或咳嗽吐稀白痰,或眩晕,胸闷心悸,或脱痞,呕吐清水,或胁肋饱胀,舌淡胖,苔白滑,脉弦滑或弦紧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本证属内伤杂证。外感六淫、饮食内伤都可造成本证。常见于痰饮、悬饮、支饮、鼓胀等疾病中。

其它名称

寒饮内停证、饮证

就诊科室

感染性疾病科、中医科

相关疾病

痰饮、悬饮、支饮、鼓胀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痰饮

病人可体重下降,胃中水声漉漉,脘疲腹胀,按之则痛,口干舌燥,或面目虚浮,大便干结,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治宜分消水饮,方用己椒苈黄丸(《金匮要略》)。

2、悬饮

可有胸胁胀满疼痛,咳唾引痛,喘息气短,呕吐涎沫,苔白,脉沉弦。治宜攻逐水饮,方用十枣汤加减(《金贵要略》)。

3、支饮

病人咳逆倚息,短气不得平卧,其形如肿,痰多白沫,舌苔白腻,脉弦紧。治宜温肺化饮,方用小青龙汤(《金匮要略》)。

4、鼓胀

见腹胀如鼓,按之有包块,腹壁青筋暴露,形体消瘦,面色黧黑,舌淡,脉沉弦等。治宜活血化瘀,温阳利水,方用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(《伤寒论》)。

病因

病因

脾阳不足,水湿不运,水停为饮,水饮聚积于机体胸腹、胃肠等脏器所致。

病机

本证多为阴盛阳微,属于本虚标实的证候。外因多为感受寒湿阴邪或饮水过多,或嗜食生冷等,内因多为脾肾阳虚,阳气不化,气不化饮,脾阳不振,水液运化失常,导致水液停聚成痰饮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胃中水声漉漉,脘疲腹胀,按之痛减,或泛吐清水;胸胁胀满疼痛,咳唾引痛,喘息气短,呕吐涎沫,头晕目眩;腹大如鼓,腹壁青筋暴露,形体消瘦,面色黧黑,舌淡,脉沉弦。

症情分析

胃阳不足,水液运化无力,则胃中水声漉漉,脘疲腹胀,按之痛减,或泛吐清水;胸阳不振,气郁于胸,则胸胁胀满疼痛,咳唾引痛,喘息气短,呕吐涎沫,头晕目眩;脾阳不足,寒凝经络,则腹大如鼓,腹壁青筋暴露,形体消瘦,面色黧黑,舌淡,脉沉弦。

治疗

治法

温阳化饮

方药

苓桂术甘汤。

常用中药

茯苓、桂枝、白术、炙甘草。

转归预后

《金贵要略》有留饮、伏饮之说,留饮是指水饮停留不去,伏饮是指水饮潜伏而反复发作,临床上都表现为病程较长,病邪根深蒂固,难以除去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