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阳虚血瘀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阳气亏损,瘀血阻滞,以畏寒肢凉,肢体麻木,或痿废不用,或局部固定刺痛,肢体紫斑,出血紫暗夹块,舌淡胖或有斑点,脉沉迟而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胸痛、胃痛、胁痛、痛经、头痛、阴疽、痹病等多种疾病中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

就诊科室

心血管内科、神经内科、消化内科

相关疾病

胸痛、胃痛、胁痛、痛经、头痛、阴疽、痹病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胸痛

见胸部刺痛,心痛彻背,入夜尤甚,胸闷,口唇青紫,诸症遇寒发作或加重,平素畏寒肢冷,舌淡有瘀斑,脉涩或结代等证。治宜宽胸通阳,活血化瘀,通络止痛,方用丹参饮(《时方歌括》)合失笑散(《和剂局方》)。

2、胃痛

见病程较长,面色苍白,纳差,胃脘疼痛,痛处固定,或有吐血、大便呈柏油色,舌淡瘦或有瘀斑,脉沉细涩。治宜活血化瘀,温中止痛,方用小建中汤(《伤寒杂病论》)合失笑散(《和剂局方》)。

3、胁痛

见两胁疼痛如针刺,按之有块,入夜尤甚,面色晦暗,舌紫暗,脉弦细。治宜疏肝通络,活血祛瘀,方用膈下逐瘀汤(《医林改错》)。

4、痛经

见经期腹痛,喜温喜按,经少色暗或有血块,四肢厥逆,面色青白,舌边青紫,口淡不渴,脉沉迟有力。治宜散寒活血,暖宫通经,方用温经汤(《金贵要略》)合少腹逐瘀汤(《医林改错》)。

5、头痛

见头痛如锥刺,位置固定,经久不愈,面色晦暗,神疲怕冷等症。治宜活血化瘀,温阳止痛,方用通窍活血汤(《医林改错》)。

6、阴疽

证见局部皮肤漫肿无头,轻微疼痛,不红不肿,或皮肤破溃,伤口久不封口,周围组织无红肿,苔白脉迟。治宜温阳化寒痰,托毒生肌,方用阳和汤(《外科全生集》)。

7、痹病

证见肢端怕冷,疼痛麻木,肤色苍白或青紫,每遇寒冷则发作,得温缓解,或有间歇性跛行,脉伏不出等特点。治宜温经散寒,活血通络,方用当归四逆汤(《伤寒论》)。

病因

病因

多因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,或大病、久病之后,阳气被伤,血脉缺乏阳气的温煦和推动,血循不畅或运行缓慢,或停滞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阳虚证:肢冷,十指末端疼痛,遇寒加重,面色苍白或青紫,畏寒喜暖,口淡不渴,二便清稀;血瘀证主要特点:是疼痛固定不移,痛如针刺,往往夜间为甚,局部肿块,拒按,出血;妇女月经不调,经来腹痛,血色紫暗有块,舌青紫,有瘀斑,脉细涩。

症情分析

阳气亏虚,机体失却温煦,不能抵御阴寒之气,则畏寒喜暖;阳气不能蒸腾、气化水液,则见便溏、尿清或尿少不利、舌淡胖等症;阳虚水湿不化,则口淡不渴,阳虚不能温化和蒸腾津液上承,则可见渴喜热饮。瘀血内积,气血运行受阻,不通则痛,故疼痛固定不移,痛如针刺,往往夜间为甚,局部肿块,拒按,脉络瘀阻,则见舌现斑点、脉涩等症。

治疗

治法

温阳活血

方药

阳和汤。

常用中药

熟地、鹿角胶、白芥子、生甘草、肉桂、炮姜。

转归预后

阳虚血瘀证多发生在体弱多病之人。阳气是体内各种物质运动的原动力,阳气不足,必然导致血液运行不畅,产生血瘀证,瘀血既是病理产物,又是致病因素,它进一步导致阳气不通,阳气愈虚,失去温煦和推动作用,可加重瘀血之程度,二者互为因果,使人久病不愈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