液亏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液亏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津液亏虚程度较重者,以形体消瘦,口唇焦裂,皮肤枯瘪,眼眶凹陷,关节不利,小便短少,大便干结等为常见症的病证。常见于热病后期或久病伤阴耗液。
英文名称
fluid deficiency syndrome
其它名称
液脱证
发病部位
津液
相关疾病
热病后期或久病伤阴耗液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中暑
临床见突然高热、头痛头晕、汗多口渴等症,多因外界气候炎热,机体散热不及所致,治宜清热生津,方选白虎汤(《伤寒论》)。
2、昏迷
临床见突然昏倒、不省人事、口渴唇焦、汗泄湿衣等证,多因炎夏之季,暑邪耗气伤津或烧伤,津液亡失所致,治宜消暑醒神、护阴生津,方选白虎加人参汤(《伤寒论》)、生脉散(《医学启源》)。
病因
病因
多因高热、大汗、大吐、大泻、烧伤等,使津液耗损过多;外界气候干燥,或机体阳气偏亢,暗耗津液;饮水过少,或脏器虚衰,津液生化不足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形体消瘦,口唇焦裂,皮肤枯瘪,眼眶凹陷,关节不利,小便短少,大便干结,舌红而干,脉细数无力。
症情分析
液脱为津伤之甚,津液亏少,脏腑、组织、官窍失于充养、濡润,则见口唇焦裂、皮肤枯瘪、眼眶凹陷;津液耗伤,关节失于滑利,则见关节不利;尿液化生乏源,则见小便短少;肠道阴津亏虚,失于濡润,以致大便干结;舌红而干,脉细数无力乃津液亏虚至极之象。
治疗
治法
固护阴液
方药
固阴煎。
常用中药
人参、五味子、麦冬、天冬、沙参、玉竹、熟地黄等。
针灸治疗
1、针刺
取穴太溪、人中、素髎、涌泉等,手法宜补。
2、艾灸
取穴关元、足三里、神阙、百会等,每次10—15分钟。
转归预后
液脱乃津伤之甚,津伤易补,液耗难治,若液亏救不及时,可突然陷于气随津泄,甚至气脱的危重证候,故应当及时救治,谨慎待之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