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结毒滞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痰结毒滞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痰浊与邪毒蕴结,以胸闷,咳嗽痰多,局部包块、麻木硬痛不移,或溃后流脓水腥腐秽臭,苔垢腻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瘰疬、瘿瘤等疾病中。
英文名称
syndrome of phlegm binding and toxin stagnation
就诊科室
内分泌科、肿瘤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瘰疬、瘿瘤
症状详情
常见病
瘰疬、瘿瘤
临床表现为颈部瘰疬、瘿瘤,肿块手触有形,肿块多发,形体肥胖,眩晕耳聋,关节肿胀,肢体牵引,舌质淡红,舌苔腻,脉濡滑。治宜化痰解毒。方用四海舒郁丸加减。
病因
病因
本证由痰浊与邪毒蕴结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胸闷,咳嗽痰多,局部包块、麻木硬痛不移,或溃后流脓水腥腐秽臭,苔垢腻为常见症。
症情分析
痰凝与肺,肺失宣降,则胸闷,咳嗽痰多;痰邪互结,凝于经络,则局部包块、麻木硬痛不移,或溃后流脓水腥腐秽臭,苔垢腻为常见症。
治疗
治法
祛痰理气解毒
方药
海藻玉壶汤。
常用中药
海藻、贝母、陈皮、昆布、青皮、川芎、当归、连翘、半夏、甘草节、独活、海带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