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逆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气逆证,中医病证名。指气机升降失调,气上冲逆,以咳喘、呕恶、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。肺、胃、肝之气上逆为多见。常见于咳嗽、喘证、呕吐、呃逆、反胃等疾病中。
英文名称
syndrome of reversed flow of qi
其它名称
气机上逆证
发病部位
肺,胃,肝
就诊科室
呼吸内科、消化内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咳嗽、喘证、呕吐、呃逆、反胃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咳嗽
气逆证中若风寒咳嗽症见头痛,鼻塞流涕,无汗恶寒,关节疼痛,脉浮紧等,治宜疏解风寒而宣肃肺气,方用杏苏散(《温病条辨》)加减;若风热咳嗽症见头痛发热,汗出恶风,咽痛,脉浮数等,治宜疏解风热而宣肃肺气,方用桑菊饮(《温病条辨》)加减;若脾虚累肺症见咳嗽痰多,神疲乏力,脘腹胀闷,纳谷少馨,苔腻,脉滑等,治宜健脾化痰,宣肃肺气,方用二陈汤(《和剂局方》)合六君子汤(《妇人良方》)、或有平胃散(《和剂局方》)加减;若肝火犯肺症见咳呛,随情绪而波动,面红口苦,胁痛,甚则咯血,舌质红,苔黄,脉弦数,治宜平肝泻火,清肃肺气,方用清金化痰汤(《统旨方》)、或泻白散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合黛蛤散(《验方》)加减;若肾不纳气症见咳嗽而气促,或上气而喘咳,动则咳剧,或咳而腰酸,遗溺,治宜肺肾同治,滋水固金,方用百合固金汤(《医方集解》)加减。
2、喘证
气逆证中实喘临床表现为呼吸气粗,声高而喘,发病骤急,脉数有力。若因风寒所致者,症见气喘而咳痰稀白,治宜解表散寒,宣肺平喘,方用三拗汤(《和剂局方》)加减;若风热所致者,症见气喘而咳痰黄稠,甚则鼻煽,治宜清热解表,宣肺平喘,方用麻杏甘石汤(《伤寒论》)加减;若因痰热壅肺而喘者,必见痰多而稠,喘声漉漉,或痰有腥臭,胸闷泛恶,治宜清化痰浊,降气平喘,方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(《韩氏医通》)、或用定喘汤(《摄生众妙方》)加减;若肝气升发太过而喘,必见精神抑郁,气喘随情绪波动而增减,胸闷,失眠,治宜开郁降气平喘,方用五磨饮子(《医方集解》)、或参用越鞠丸(《丹溪心法》)加减。虚喘临床表现为呼吸气怯,喘息声微,脉弱无力。若以肺虚为主的气喘,则见肺脾气虚,喘促气短,少气乏力,纳呆等,治宜补土生金,方用补肺汤(《永类钤方》)、或四君子汤(《和剂局方》)加减;若以肾虚为主的气喘,则见肾不纳气,肺肾同病,喘促气短,张口抬肩,动则更甚,治宜补肾纳气,方用金匮肾气丸(《金匮要略》)或参蛤散(《中医方剂临床手册》)加减。若见虚实挟杂证症见喘急痰多,胸闷汗出,动则喘甚,腰酸细软的上实下虚候,治宜降逆气而化痰浊,温肾元而纳浮气,方用苏子降气汤(《和剂局方》)加减。
3、呃逆
呃逆中气逆证症见膈间不利,喉间呃呃连声,频频而作,不能自主,治宜和胃降逆,方用旋覆代赭汤(《伤寒论》)、或丁香柿蒂散(《证因脉治》)加减。
4、呕吐
气逆证中若寒凝胃腑症见呕吐清稀,胃脘疼痛,喜暖喜按,治宜温中止呕,方用小半夏汤(《伤寒论》)合良附丸(《良方集腋》)加减;若胃热熏蒸症见呕吐,口气重,胃痛口渴,喜冷饮,便秘,治宜清泄胃腑,调中止呕,方用调胃承气汤(《伤寒论》)加减;若痰浊中阻症见呕吐痰涎,眩晕,心悸,治宜二陈汤或温胆汤(《千金方》)加减;若宿食内停症见呕吐酸腐,脘腹胀满,治宜消食止呕,方用保和丸(《丹溪心法》)加减;若肝气犯胃症见呕吐吞酸,胁痛,口苦,嗳气,治宜辛开苦降,方用左金丸(《丹溪心法》)加减;若因肝气升发太过,则症见呕吐鲜血或紫暗,口渴且苦,心烦不宁,治宜泻肝火、清胃热、凉血而止呕,方用泻心汤(《金匮要略》)、龙胆泻肝汤(《兰室秘藏》)加减;若脾胃虚寒,胃失和降,则症见呕吐而喜暖,神疲而肢冷,纳呆而便溏,面晄而舌淡,治宜温中健脾,和胃降逆,方用理中丸(《伤寒论》)加减;若胃阴不足症见干呕而口干,舌红而苔剥,治宜滋养胃阴而降逆止呕,方用养胃汤《(证治准绳》)加减。
5、反胃
反胃中气逆证症见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宿谷不化,治宜益气温中,和胃止吐,方用丁香透膈散(《和剂局方》)加减。
病因
病因
气逆一般是在气滞基础上气机阻滞程度更甚的一种表现形式,表现为气机当降不降反上升,或升发太过。常因外邪侵袭、饮食失节,痰饮瘀血内阻、寒热刺激、情志过激等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咳嗽,喘促;或呃逆,暧气,恶心,呕吐;或头痛,眩暈,甚至昏厥,呕血。
症情分析
由于气逆证有肺气上逆、胃气上逆、肝气上逆的不同,故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。肺气失于肃降而上逆,则咳嗽,喘促。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,则出现呃逆,吸气,恶心,呕吐诸症。肝气升发太过面上逆,气血上冲,阻闭清窍,故轻则头痛,眩晕,重则昏厥;血随气逆,并走于上,络破血溢,则见呕血。
治疗
治法
行气降逆
方药
苏子降气汤。
常用中药
紫苏子、半夏、当归、甘草、前胡、厚朴、肉桂。
转归预后
若因胃气上逆,呕吐不止,津液亏损,元气大伤,又可出现正气虚脱的危象。亦可因气机逆乱,邪气壅盛,上蒙清窍,出现神昏,牙关紧闭,两手握固等气闭证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