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肺热阴虚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肺热炽盛,阴液亏虚,以发热口渴,咳嗽痰少,气喘,便秘尿黄,舌红苔黄少津,脉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咳嗽、肺痨、肺痿、虚劳、痿证等疾病中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due to lung heat

其它名称

肺热津伤证、阴虚肺热证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呼吸内科

相关疾病

咳嗽、肺痨、肺痿、虚劳、痿证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咳嗽

可出现干咳少痰,或痰中带血,或咳血,伴颧红失眠,神疲乏力,午后潮热等症状,此因肺阴亏虚,肺失滋养而生燥热,以致肃降无权,肺气上逆,咳伤肺络所致。治宜养阴清肺,宁嗽止咳,方用沙参麦冬汤(《温病条辨》)。

2、肺痨

见午后潮热,手足心热,盗汗,两颧发赤,皮肤干灼,唇红咽干,形体消瘦,干咳无痰,或痰少不易咯出,咳则胸痛或痰中带血,如丝如点,舌苔薄,边尖质红,脉细数。此因肺阴亏耗,阴虚肺热,肺失滋润所致。治宜滋阴杀虫,润肺清热,方用月华丸(《医学心悟》)。3、肺痿

表现为咳吐浊唾涏沫,其质较粘稠,咳声不扬,气急喘促,形体消瘦,午后潮热,舌红而干,脉虚数。此因肺阴不足,虚火内炽,肺失肃降,热灼津液,阴虚生内热,治宜清热生津,益气养阴,方用竹叶石膏汤(《伤寒论》)加减。

4、虚劳

可见干咳,痰少而粘,或痰中带血,咽燥,潮热盗汗,面色潮红,舌红少津,无苔或少苔,脉细数。此因肺阴亏损,肺失濡润,清肃之令不行,若肺络损伤也可见咳血,津伤不上承,甚至引起金破不鸣而失音,治宜滋阴润肺,清化痰热,方用百合固金汤(《医方集解》)。

5、痿证

可见病起发热,或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,心烦口渴,小便黄少,大便干燥。此因温热之邪犯肺,肺阴耗伤,津液不足,遂致筋脉皮肤失养而肢体痿软。治宜清热润燥,养肺生津,方用清燥救肺汤(《医门法律》)加知母、银花、连翘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常见于素有肺疾,缠绵不愈,久病体弱者;或过服刚燥之剂,嗜食炙煿之品,助阳劫阴;或吐泻伤津,以致胃液干枯,土不生津,或芳劳太过,肾水枯竭,致使金水不得相生等,耗伤肺阴,以致阴虚火旺,虚热内生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发热、口渴、咳嗽、痰少质黏、喘息气短、小便黄赤、大便干结、舌红苔黄少津、脉数等。

症情分析

肺热伤阴,肺阴不足,肺失宣降,则发热、口渴、咳嗽、痰少质黏、喘息气短;热传六腑,则小便黄赤、大便干结、舌红苔黄少津、脉数等。

治疗

治法

滋阴清肺

方药

清燥救肺汤。

常用中药

桑叶、石膏、甘草、胡麻仁、真阿胶、枇杷叶、人参、麦门冬、杏仁。

转归预后

在本证中,津枯失濡与虚火内灼这两个病理过程互为因果,阴津亏损是阴不制阳,虚火内灼的根本原因,而虚火内灼又是阴津耗伤的直接原因。若失治误治,最终可累及肾阴亏耗,或阴损及阳,转为阴阳两虚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