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胃实热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脾胃实热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火热炽盛,壅滞脾胃,以胃院灼痛、喜冷,发热口渴,腹胀作痛,便秘,或口臭、口腔赤烂疼痛、牙眼肿痛、齿衄,舌红苔黄,脉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翳状胬热、急性胰腺炎、茧唇、肥胖症、口疮等疾病中。
其它名称
脾胃积热证、脾胃热盛证、中焦实热证、中焦积热证、中焦热盛证
发病部位
脾,胃
就诊科室
口腔科
相关疾病
翳状胬热、急性胰腺炎、茧唇、肥胖症、口疮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翳状胬热
症见患眼痒涩不适,结膜充血,分泌物黏稠,胬肉伸向角膜中央约2mm,位于角膜中央的头部高起。方用凉膈连翘散(《银海精微》)加减。
2、急性胰腺炎
症见腹胀痞满,疼痛剧烈,发热,口苦咽干,小便短赤,大便燥结不通,舌红苔黄燥,脉滑数或弦数。治宜清热攻下,行气开结,方用大承气汤合大柴胡汤加减。
3、茧唇
症见唇红缘肿块突起,灼热疼痛,燥裂。伴便秘、口渴、尿黄。舌苔黄,脉滑数。治宜通腑泄热,解毒化痰,方用凉膈散、清胃散加减。
4、肥胖症
症见多食,体肥健壮,消谷善饥,面色红润,口干舌燥,大便秘结。舌红苔薄黄,脉弦有力。治宜清胃通腑润肠,方用麻子仁丸加减。
5、口疮
症见口腔溃疡较多,或满口糜烂、周围红赤,疼痛拒食,烦躁多啼,口臭涎多,小便短黄,大便干结,或发热面赤,舌红苔黄,脉滑数。治宜清热解毒,通腑泻火,方用凉膈散加减。
病因
病因
多因火热炽盛,壅滞脾胃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胃脘灼痛,喜冷,发热口渴,腹胀作痛,便秘或口腔赤烂疼痛,牙龈肿痛,舌红苔黄,脉数等。
症情分析
火热之邪熏灼,壅塞脾胃,阻滞不通,则胃脘灼痛;胃经经脉络于龈,胃火循经上炎,气血壅滞,则口腔赤烂疼痛,牙龈肿痛;热盛伤津,则发热,口渴喜冷饮,小便短黄,大便秘结;舌红苔黄,脉滑数,为火热内盛之象。
治疗
治法
清脾泄热
方药
泻黄散。
常用中药
藿香叶、山栀仁、石膏、甘草、防风。
转归预后
本证火热灼津,续可出现津液不足之兼证,即虚实夹杂;病久不愈,胃热伤津,转变为胃阴虚证,变现为阴虚火旺,故知实火与虚火互为因果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