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阳虚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肝阳虚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阳气虚弱,肝失条达,以两胁胀闷,畏冷肢凉,头晕眼花,苔白润,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惊恐、阳萎、虚损、懈惰等疾病中。西医学中大部分消耗性疾病的机能减退症、神经官能症、妇女内分泌失调等病程中可见本证。
英文名称
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liver yang
其它名称
肝阳亏虚证、肝虚寒证
发病部位
肝
就诊科室
肝病科
相关疾病
惊恐、阳萎、虚损、懈惰、神经官能症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惊恐
因肝藏魂,阳虚则魂不安而神动,神动则惊;胆附于肝而与肝相表里,肝虚则胆怯,胆怯则恐。故肝阳虚者,惊与恐往往同时并见,治宜培补肝胆,扶持元气,兼镇心神,方用龙齿清魂散(《类证治裁》)或珍珠母丸(《普济本事方》)
2、阳萎
在男女交会之际,因肝虚气不能至,阳道不能昂奋而成。又因阳虚生外寒,其人囊冷阴湿,下肢不温,脉沉细迟。另当有懈怠不能耐劳,胆怯而多愁闷等肝虚表现。治宜补肝壮阳,方用鹿茸丸(《六经方证中西通解》)或温阳补肝煎(经验方)加减。
3、虚损
多得之忧愁思虑以伤神,或劳役不节以伤力,或色欲过度而气随精去,或素禀元阳不足而寒冷致伤,宣天雄散(金匮要略》)”。
4、懈惰
因阳气虚衰,肝用不强,气不帅血,肝血失润,而有爪甲枯淡、筋寒挛缩、不能握固酎劳、目昏、胆怯、惊惕、忧郁、意志消沉、囊冷阴湿、怯于人事等症状;作为标病的表现,则因肝阳虚木不疏土,而有腹满不欲食、四肢倦怠、少气懒言等症状,治宜温阳补肝为主,益气扶脾为辅,可有温阳补肝煎(经验方)加味。
病因
病因
多因素体阳虚,或外感寒邪,或过食生冷,损伤阳气,或久病体弱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情志抑郁,胁肋胀闷或隐痛,或肢体拘急不舒,头晕目眩,面色㿠白,形寒肢冷。舌淡苔白而滑,脉弦而沉迟无力。
症情分析
肝阳不足,疏泄条达不利,情志失调,故情志抑郁;气机不畅,则胁肋胀闷,肝脉失于温养,则胁痛隐隐;肝主筋,筋脉失养,可见肢体拘急不舒;肝阳亏虚,不能上温头面,而头晕目眩,面色㿠白;肢体失煦,则见形寒肢冷。舌淡苔白而滑,脉弦而沉迟无力,为肝阳不足,虚寒内生之征。
治疗
治法
温补肝阳
方药
当归四逆汤。
常用中药
当归、桂枝、芍药、细辛、通草、大枣、炙甘草。
针灸治疗
1、针刺
取阳陵泉、三阴交、肾俞、肝俞、足三里等穴,用补法,每日1次,连续2周。
2、艾灸
灸肝俞、肾俞,或三阴交,每次10-15分钟,每日1-2次。
3、推拿
按摩督脉以肝俞、肾俞为主,或少腹按摩,指压柔按三阴交等穴。
转归预后
肝阳虚证可以由全身阳虚在肝脏方面表现的一部分,即出现与肝有关的一组病理变化;亦可以由肝阳虚,久延不愈,进一步波及全身阳气渐衰,严重的可引起阳气厥脱之证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