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热毒瘀肝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火热毒邪,瘀滞于肝,以胁肋灼痛,或胁下有肿块,壮热,口渴,身目深黄,甚或神昏,面赤,舌红苔黄,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肝痈、肝痨、肝癌、胆石等疾病中。

其它名称

热毒淤肝证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消化内科、感染性疾病科

相关疾病

肝痈、肝痨、肝癌、胆石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肝痈

临床见右胁肋胀痛,局部微肿起,或皮色微红,压痛,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,呼吸不利,口苦咽干,头晕目眩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治宜清肝泻火,解毒化瘀,方用柴胡清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。

2、肝痨

临床见右胁痛,右胁下痞块,局部压痛,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,口苦咽干,头晕目眩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治宜清肝泻火,化瘀解毒,方选柴胡清肝汤加地鳖虫、旋复花等。

3、肝癌

临床见右胁疼痛,肝肿大坚硬,按之痛甚,阵发性刺痛,腹大如鼓,青筋显露,面色黯黄,发热,口苦咽干,头晕目眩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治宜清热泻火,解毒消积,方用茵陈蒿汤加甲珠、地鳖虫、郁金、石见穿等。

4、胆石

临床见寒战高热,右胁绞痛,全身发黄,恶心呕吐,腹部胀满,大便秘结,小便短黄,心烦易怒,甚至神昏谵语,舌质红绛,舌苔黄膩,脉弦数。治宜清热解毒、苦寒攻下。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火热毒邪,瘀滞于肝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胁肋灼痛,或胁下有肿块,壮热,口渴,身目深黄,甚或神昏,面赤,舌红苔黄,脉弦数等。

症情分析

热毒郁肝,气滞血瘀,聚而成块,热盛伤阴,胆汁外溢,则胁肋灼痛,或胁下有肿块,壮热,口渴,身目深黄;热入心包,蒙蔽心神,则神昏,面赤,舌红苔黄,脉弦数等。

治疗

治法

清肝解毒

方药

千金犀角散。

常用中药

犀角、羚羊角、前胡、栀子仁、黄芩、射干、大黄、升麻、豆豉等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