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热脾虚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肝热脾虚证,中医病证名。指因肝经热盛,脾气亏虚所致,以胁肋灼热胀痛、头晕急躁、口苦口干、腹胀、食少、便溏、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疳眼等疾病中。
发病部位
肝,脾
就诊科室
小儿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疳眼
症状详情
常见病
疳眼
症见白睛干涩,黑睛溃烂,黄液上冲,抱轮红赤,畏光闭目,烦躁不宁,舌红苔薄,脉弦。治宜清肝泻热,退翳明目,方用车前子散加减。
病因
病因
本证因肝经热盛,脾气亏虚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胁肋灼热胀痛、头晕急躁、口苦口干、腹胀、食少、便溏、脉弦数等。
症情分析
肝经火热,气郁于胸肋,不通则痛,则胁肋灼热胀痛、头晕急躁,口苦口干;肝木克土,则腹胀、食少、便溏、脉弦数等。
治疗
治法
清肝泻火、补脾益气
方药
丹栀逍遥散。
常用中药
白术、柴胡、当归、茯苓、甘草、牡丹皮、山栀、芍药。
转归预后
本病经过治疗,绝大多数患儿均可治愈,仅少数重症或有严重兼证者预后较差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