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热犯鼻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痰热犯鼻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火热与痰浊搏结,阻遏鼻窦,以鼻流腥臭浊涕、量多色黄,鼻塞,不嗅香臭,鼻粘膜红肿,头晕头痛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鼻息肉、鼻窦痰包等疾病中。
英文名称
syndrome of phlegm-heat invading nose
发病部位
鼻
就诊科室
耳鼻喉科
相关疾病
鼻息肉、鼻窦痰包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鼻息肉
症见进行性、持续性鼻塞,嗅觉减退,常流黄浊涕,鼻粘膜暗红,息肉色偏红,鼻腔积有较多黄脓涕,头胀痛,口苦咽千,溺黄,大便不爽,舌质红,苔黄或黄腻,脉数或滑数。治宜清热化痰通鼻,方用辛荑清肺饮加减。
2、鼻窦痰包
症见鼻塞,时流黄浊涕,鼻腔顶、侧壁膨隆,粘膜色红,鼻腔有脓性分泌物,额、面部隆起,可有压痛,头胀头痛,流泪,咳吐黄痰,舌质红,苔黄或黄腻,脉数或滑数。治宜清热化痰通鼻,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。
病因
病因
火热与痰浊搏结,阻遏鼻窦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鼻流腥臭浊涕、量多色黄,鼻塞,不嗅香臭,鼻粘膜红肿,头晕头痛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等。
症情分析
火热痰浊互结,阻碍鼻窍周边经络,则鼻流腥臭浊涕、量多色黄,鼻塞,不嗅香臭,鼻粘膜红肿,头晕头痛;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为痰热之象。
治疗
治法
清热化痰通鼻
方药
清肺化痰汤。
常用中药
山栀、淡芩、知母、贝母、麦冬、桑皮、桔梗、茯苓、橘红、瓜蒌仁、甘草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