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少阴虚火犯咽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下利伤阴,肾经阴液亏损而致虚火上炎熏灼咽喉所致。其病变虽见于上,而病根实在于下,即下利伤阴。临床表现为咽痛,口咽干燥,咽部轻微红肿,下利,胸满,心烦,舌红,少苔,脉沉细或细数。常见于少阴阴虚咽痛证等证候中。

其它名称

少阴阴虚咽痛证、猪肤汤证

发病部位

咽喉

就诊科室

耳鼻喉科、中医科

相关疾病

少阴阴虚咽痛证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少阴阴虚咽痛证临床特点是咽部仅有轻度的红肿热痛,可用一味甘草汤(《伤寒论》),清火解毒,治之则愈。服后客热不解,可加桔梗,开宣肺气使客热之邪外达,则咽痛病愈。

2、少阴感寒所致咽痛者,日久亦可导致少阴阴虚咽痛证,但其初起临床表现多兼有形寒伯冷的感觉,又常伴有气逆欲呕等症,原因是寒邪外束,阳邪郁聚不得伸达所致。可用辛温散寒的半夏散或汤(《伤寒论》)服之。

3、如少阴咽中生疮所致咽痛者,常见于少阴阴虚咽痛证候,其临床特点是咽喉部必有红肿糜烂或溃疡化脓,语言不利,甚则声不能出等症状。其原因是热浮于上而兼挟痰浊闭阻所致,故用敛疮消肿,利窍清热的苦酒汤(《伤寒论》)治之。

病因

病因

多因下利伤阴,肾经阴液亏损而致虚火上炎熏灼咽喉所致。其病变虽见于上,而病根实在于下,即下利伤阴也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咽痛,口咽干燥,咽部轻微红肿,下利,胸满,心烦,舌红,少苔,脉沉细或细数。

症情分析

本证咽痛是由下利伤阴,阴虚不能制阳,虚火上逆,循经上犯于咽,故咽痛多不太甚,身体多不发热,但伴有下利胸满心烦等症。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,心居胸中而藏神。足少阴肾经经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。下利伤阴,损伤少阴心肾二脏,故有心烦胸满等临床表现。

治疗

治法

滋阴润燥,和中止痛

方药

猪肤汤。

常用中药

猪肤、白蜜、米粉等。

转归预后

本证所致的阴虚咽痛,不能及时治疗,任其发展下去,或复感客热,或又感寒邪等,均可使其病变加深,症状加重。在疾病的演化过程中,常可出现如下的兼挟证候。一是多感风热之邪,使其咽痛加重,咽喉部干燥灼热,红肿疼痛,吞咽不利,或有异物堵塞感,必兼挟发热恶风,头痛,咳嗽痰黄等症状,在喉科中称此为风热喉痹。二是复感寒邪,多见咽痛轻微,吞咽不利,兼挟恶寒发热,头痛,无汗,鼻流清涕,咳痰清稀等症常称为风寒喉痹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