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少阴痰火结咽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由本经客热灼咽,阴虚咽痛等证发展而来。乃因热浮于上,兼挟痰浊,痰火互结于咽部所致。临床表现为咽痛、咽部红肿糜烂或破损溃疡疼痛,兼有语言不利,声不得出,舌红脉数。除见于伤寒病外,还见于喉痈、烂喉痧等疾病中。

其它名称

少阴咽中生疮证、苦酒汤证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耳鼻喉科、中医科

相关疾病

喉痈、烂喉痧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伤寒病、喉痈、烂喉痧

咽中创伤破溃影响呼吸声音,故发声困难,不能语言。以敛疮消肿,利气通声之法,用苦酒汤治之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因热浮于上,兼挟痰浊,痰火互结于咽部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咽痛、咽部红肿糜烂或破损溃疡疼痛,兼有语言不利,声不得出,舌红脉数。

症情分析

本证若因于内伤,则多为痰火郁阻而致,痰热浊邪塞于咽喉,使声门不利,加之局部肿胀疼痛,则不能言语,声不出。

治疗

治法

涤痰消肿,敛疮止痛

方药

苦酒汤。

常用中药

半夏、鸡子(去黄)、苦酒(米醋)、麦冬、橘红、桔梗等。

转归预后

本证候在病机演化过程中出现恶寒发热,全身酸楚,咽部红肿热痛,溃疡扩散波及颈颐部肿痛等兼挟证候。伤寒病邪传至少阴则机体元气大伤,邪盛正虚,病情趋向危重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