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瘀阻胞宫证,中医病证名。指瘀血阻滞胞宫,以小腹固定刺痛、拒按,或有肿块,或月经后期、量少、色紫暗、夹块,或闭经、崩漏,舌紫暗或有斑点,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产后腹痛、产后恶露不下、产后恶露不绝、产后发热、崩漏、月经量少、胎衣不下、不孕等疾病中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in uterus

其它名称

瘀滞胞脉证

发病部位

胞宫

就诊科室

妇科

相关疾病

产后腹痛、产后恶露不下、产后恶露不绝、产后发热、崩漏、月经量少、胎衣不下、不孕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产后恶露不下

症见产后恶露不下,或下亦甚少,加油紫黯血块,小腹疼痛拒按,舌紫暗或有斑点,脉弦涩。治宜活血化瘀,方用生化汤加减。

2、产后恶露不绝

症见恶露淋漓,量时多时少,色紫暗有块,小腹疼痛拒按,块下腹痛暂缓,舌紫黯或边尖有斑点,苔白,脉沉弦。治宜化瘀止血,方用生化汤加益母草,花蕊石,三七粉。

3、产后腹痛

症见产后小腹疼痛拒按,恶露量少,色暗有块,血块下后腹痛缓解,面色青紫,舌暗或有斑点,苔白滑,脉弦涩。治宜活血祛瘀。方用生化汤加益母草。

4、产后发热

症见产后发热,恶露不下或所下甚少,色紫黑有块,小腹疼痛拒按,口燥而不欲饮,舌紫黯或有斑点,脉弦涩,治宜活血化瘀,方用生化汤加减。

5、崩漏

症见出血淋漓不断,或突然下血量多,色紫暗或挟有瘀块,少腹疼痛,拒按,瘀块排出后则疼痛减轻,舌质黯红或有斑点,脉涩,治宜化瘀止血。方用逐瘀止崩汤加减。

6、月经量少

症见月经量少,色紫黑有块,小腹刺痛拒按,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,舌苔紫暗或有斑点,脉弦细涩。治宜活血调经。方用桃红四物汤加香附、台乌药。

7、胎衣不下

症见胎衣不下,少腹胀急,疼痛拒按,甚至胸胁胀闷,面色青紫,舌紫黯,脉弦涩。治宜活血祛瘀,方用夺命丹和生化汤加减。

8、不孕

婚久不孕,月经后期,量少色紫黑,夹有血块,经行小腹刺痛,舌质紫黯或有斑点,脉弦涩。治宜活血化瘀,方用少腹逐瘀汤加丹参,泽兰、益母草等。

病因

病因

多因肾气虚、气滞、血寒,或高空坠落,或闪挫受伤等使血行不畅阻滞胞宫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经前期少腹疼痛或针刺样疼痛,夜间加重,痛引腰骶、肛门,伴经行不畅,色紫黑夹块,或经行恶血下流,有如血崩之状;或经迟、经闭,或不孕,癥瘕,舌紫暗,或有瘀斑、瘀点,脉细涩。

症情分析

情志内伤,肝气郁结,阻滞经脉,血行受阻,气聚血凝,积而成块;或经行产后,血室正开,风寒侵袭,血脉凝滞不行;肾气虚先天不足或后天受损,气血运行受阻,故经行不畅色暗夹块;邪气与血相搏结,积聚成块,瘀血阻宫,症见少腹呈针刺样疼痛,痛引腰骶肛门;夜间血行减慢,瘀阻更甚,故疼痛加重,重则经闭,或日久成癥瘕。舌有瘀斑,瘀点或紫暗、脉细涩为瘀血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行气活血化瘀

方药

少腹逐瘀汤合大黄蛰虫丸。

常用中药

小茴香、干姜、延胡索、没药、当归、川芎、官桂、赤芍、蒲黄、五灵脂、大黄、蛰虫、水蛭、虻虫、蛴螬、干漆、桃仁、苦杏仁、黄芩、地黄、白芍、甘草等。

针灸治疗

针刺地机、三阴交穴,用泻法。月经不调配期门、血海,闭经配行间、气海,崩漏配血海、秩边,痛经配太冲、气海,滞产配独阴、至阴,产后腹痛配水道、足三里,产后恶露不下配气冲、中极,癥瘕配期门、血海,不孕配次髎、关元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