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小儿痰热闭肺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痰热内蕴,阻闭肺气所致的证候,临床表现为发热,气急喘促,咳嗽痰多,痰色或黄或白,或喉间痰声漉漉作响。烦躁不安,胸高鼻煽,或有呼气延长,面红唇绀,口渴,便干溲黄。舌红,苔黄或腻,脉象滑数,指纹青紫为多在气关以上。本证主要见于小儿的肺炎喘嗽、哮喘等疾病中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phlegm-heat blocking lung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小儿科、呼吸内科、中医科

相关疾病

肺炎喘嗽,哮喘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肺炎喘嗽

见发热烦躁,咳嗽喘促,呼吸困难,气急鼻煽,喉间痰鸣,口唇紫紺,面赤口渴,胸闷胀满,泛吐痰涎,舌红苔黄,脉象弦滑。治宜清热涤痰,开肺定喘。方用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。

2、哮喘

见舌咳嗽喘息,声高息涌,喉间痰吼哮鸣,咳痰黄稠,胸膈满闷,身热,面赤,口干,咽红,尿黄,便秘,舌红苔黄,脉滑数,指纹紫。治宜清肺涤痰,止咳平喘。方用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或由外邪入肺化热于前,灼津成痰;或由痰伏于先,复遇入肺化热之外邪,痰热互结,阻塞肺络,肺气郁闭,不得宣通而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发热,气急喘促,咳嗽痰多,痰色或黄或白,或喉间痰声漉漉作响,烦躁不安,胸高鼻煽,或有呼气延长,面红唇绀,口渴,便干溲黄,舌红苔黄或腻,脉象滑数,指纹青紫为多在气关以上。

症情分析

邪热入内,闭阻于肺,肺气失于宣发肃降,肺津因之熏灼凝聚,熬炼成痰。痰热互结,壅阻于肺,则致发热,气急喘促,咳嗽痰多,痰色或黄或白,或喉间痰声漉漉作响;痰堵胸宇,则见胸高鼻煽,或有呼气延长;气滞血瘀,血瘀不畅,则见面红唇绀;热毒壅盛,则见烦躁不安,口渴,便干溲黄;舌红苔黄或腻,脉象滑数均为痰热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清热化痰,宣肺降气,平喘止咳

方药

麻杏石甘汤或五虎汤加减。

常用中药

麻黄、杏仁、石膏、甘草、鱼腥草、葶苈子、前胡。

针灸治疗

1、针刺

取定喘,丰隆,平喘、肺俞,膻中等穴。毫针刺,用泻法。其中肺俞以浅刺5分,效果较好。

2、推拿

清肺经300次,退六腑300次,揉天突20次,分推膻中1分钟,按定喘30次,按揉肺俞20次,分推肩胛骨100次,推脊200次,揉丰隆20次。

其他治疗

1、外敷药物

鱼腥草根叶各半,研粉,按每个穴位用量1g取药粉,加酒调成稠膏状,分别置于边长约3cm的正方形塑料薄膜上,敷在穴位上。7岁以下小儿敷神阙。7岁以上敷肺俞、膈俞,咳加孔最,喘加外定喘,痰多加丰隆。敷后可用边长约5cm的正方形橡皮膏固定。保留1-3小时,每日1次,5次为一疗程。

2、灌肠疗法

麻黄、杏仁、石膏、葶苈子、鱼腥草、蒲公英,水煎,每次以20-30ml作保留灌肠,每日2次。

3、雾化疗法

本疗法已成为中药治疗肺系病证,特别是小儿痰热闭肺证的一种重要方法。目前的超声雾化器,产生的微粒小,易于直接深入病变局部,明显提高疗效。

(1)麻黄、葶苈子,远志,丹参、鱼腥草素,制备成20ml灭菌水溶液,每次剂量4-7ml,超声雾化吸入10-30分钟,每日2次。可单独用于病情较轻者。

(2)鱼腥草注射液8ml,用生理盐水20ml、注射用水20ml稀释,超声雾化吸入,每次15分钟,每日2次。

(3)麻黄、白果、生甘草,水煎后制备威10ml灭菌水溶液,稀释液体及用法同上。用于喘甚者。

(4)银花、白芥子、苏子,水煎成20ml,加生理盐水20ml,超声雾化吸入,用法同上。用于痰多者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