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大肠湿热证,中医病症名。是指湿热壅阻肠道气机,大肠传导失常,以腹痛、泄泻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。常见于腹痛、痢疾、湿温、泄泻、肠痈、痔疮等疾病中。西医学中急慢性肠炎。急慢性细菌性痢疾、细菌性食物中毒、急慢性阿米巴肠炎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、急性阑尾炎、痔疮等疾病中可见本证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dampness-heat in large intestine

发病部位

大肠

就诊科室

消化内科

相关疾病

腹痛、痢疾、湿温、泄泻、肠痈、痔疮、急慢性肠炎。急慢性细菌性痢疾、细菌性食物中毒、急慢性阿米巴肠炎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、急性阑尾炎、痔疮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腹痛

以下腹部明显,大便粘滞不畅而肛门灼热,痛而拒按,不喜温暖,治当调气导滞、清化湿热,方用芍药汤(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)加减。

2、泄泻

湿热下注大肠,大肠传导变化失职,症见便物黄浊如糜或如黄水,臭甚,便时肛门有灼热感,可用葛根芩连汤(《伤寒论》)升发大肠清气,清化湿热。

3、痢疾

湿热蕴蒸,伤及肠道气血则成,症见便下脓血,里急后重,肛门灼热,治当清热凉血利湿,方用白头翁汤(《伤寒论》)加减,

4、肠痈

临床见便物如酱者加鸦胆子。湿热壅阻于大肠,气血凝滞而成,少腹右侧剧痛拒按,可伴有发热,治当清利湿热、化瘀消痈方用大黄牡丹皮汤(《金匮要略》)加减。

5、痔

湿热蕴结于大肠下端,气血凝滞,聚而为痔,治当清热化湿、行气活血,方用槐角丸(《和剂局方》)。

6、湿温

临床必有身热稽留,汗出而热势不退,午后热盛,大便稀而不畅,身重腹满,呕恶纳呆,法当清热利湿,方用三仁汤(《温病条辨》)加黄芩、银花、连翘,湿盛加耋香、苍术等;热甚神昏加紫雪或至宝丹(《和剂局方》)。

7、暑热

夏日暑热熏蒸,湿热结于大肠,除见大便稀而不畅,肛门灼热等下焦症状外,往往兼见头昏脑胀、胸脘满闷、恶心欲吐等湿热上蒸之证。当用清热利湿,兼以芳香化浊,方用连朴饮(《霍乱论》)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多因时令暑湿热毒侵袭,或饮食不洁,湿热秽浊积于大肠,伤及肠道气血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腹痛,腹泻,肛门灼热,或暴注下泻,色黄味臭;或下痢赤白脓血,里急后重,口渴,小便短赤,或伴恶寒发热,或但热不寒;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或濡数。

症情分析

湿热侵袭大肠,壅阻气机,故见腹痛;湿热内迫肠道,大肠传导失常,故见腹泻,肛门灼热;湿热蕴积大肠,热迫津液随湿浊下注,可见便次增多,泻如黄水;湿热熏灼肠道,脉络损伤,血腐成脓,则见痢下脓血;湿热蒸迫肠道,肠道气机阻滞,故见里急后重;水液从大便外泄,故见小便短赤;热盛伤津,则见口渴;若属外感,表邪未解,则见恶寒发热;热盛于里,则但热不寒;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或濡数,皆为湿热内蕴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清利湿热

方药

芍药汤、白头翁汤。

常用中药

白芍、黄连、黄柏、秦皮、大黄、马齿苋、葛根、槐花、地榆、荆芥炭、煨木香、槟榔等。

针灸治疗

取天枢、足三里、阴陵泉、曲池、委中;发热恶寒身痛者加合谷、曲池;暑热吐泻者加金津、玉液;胃脘胀痛者加中脘、内关;食积者加巨阙;便粘腻,腥臭者,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、下巨虚,强刺激。曲泽、委中、金津、玉液可点刺放血,天枢穴刺后拔罐。休息痢加脾俞、胃俞、关元、肾俞。每天治疗一次。

其他治疗

1、外敷药物

(1)苦参粉适量,温水调成糊状敷脐。

(2)栀子适量,研为细末,鸡蛋清调成膏,贴双足涌泉穴。

(3)白矾15g、五味子15g、五倍子15g,研为细末,用开水调成膏,贴神阙穴。

2、灌肠疗法

(1)苦参100g,浓煎,每次用50ml,加1%奴夫卡因5ml,作保留灌肠。

(2)10-15%野菊花煎剂100-150ml,保留灌肠,每日一次,10-15日为一疗程

转归预后

大肠湿热经久不愈,或过用寒凉清利,湿邪未净,正气已衰,湿从寒化,可逐渐转为大肠虚寒证,可见大便溏薄,或作滑泻,肛门无灼热感,腹痛喜暖喜按,舌淡苔白,脉沉迟或细缓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