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风火上扰证,中医病证名。指多因肝郁化火,阳亢风动,风火相扇,气血逆乱,直冲犯头目脑窍所致病证。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,口舌歪斜,舌强言謇或不语,偏身麻木;唇部灼热疼痛;青光眼术后或滴缩瞳剂后骤然发病,头目疼痛加剧,眼胀欲脱,头痛如劈,面红目赤,口苦咽干,心烦易怒,尿赤便干,舌质红绛,苔黄腻而干,脉弦数等。常见于中风、慢性唇炎、绿风内障等疾病中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upward disturbance of wind-fire

发病部位

口唇,头目,脑

就诊科室

眼科、神经内科、中医科

相关疾病

中风、慢性唇炎、绿风内障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中风

症见半身不遂、口舌歪斜、舌强语謇或不语、眩晕头痛、面红目赤、口苦咽干、心烦易怒、尿赤便干,舌质红或红绛,舌苔薄黄,脉弦有力。治宜平肝泻火通络,方用天麻钩藤饮。

2、慢性唇炎

症见唇部灼热疼痛,起病快,痒胀色红,抓破后渗出,痛如火灼,且有口干口臭,大便秘结,舌质红苔黄,脉数。治宜祛风泻火,方用防风通圣散。

3、绿风内障

症见青光眼术后或滴缩瞳剂后骤然发病,头目疼痛加剧,眼胀欲脱,头痛如劈,恶心呕吐,混合充血,角膜雾状混浊,前房极浅,眼珠胀硬,眼压增高,持续不降,口苦El干,便秘尿赤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治宜清肝息风,活血利水,方药绿风羚羊饮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多因肝郁化火,阳亢风动,风火相扇,气血逆乱,直冲犯头目脑窍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半身不遂,口舌歪斜,舌强言謇或不语,偏身麻木;唇部灼热疼痛;青光眼术后或滴缩瞳剂后骤然发病,头目疼痛加剧,眼胀欲脱,头痛如劈,面红目赤,口苦咽干,心烦易怒,尿赤便干,舌质红绛,苔黄腻而干,脉弦数等。

症情分析

阴不潜阳,肝阳暴亢,引动心肝之火,阳化风动,风火相煽,协痰横窜经络,则半身不遂,口舌歪斜,舌强言謇或不语,偏身麻木;热盛伤阴,阻塞经络,上扰头面,则唇部灼热疼痛青光眼术后或滴缩瞳剂后骤然发病,头目疼痛加剧,眼胀欲脱,头痛如劈,面红目赤,口苦咽干,心烦易怒,尿赤便干;舌质红绛,苔黄腻而干,脉弦数为痰火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平肝息风,清热泻火

方药

天麻钩藤饮加减。

常用中药

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、川牛膝、黄芩、栀子、夏枯草。

针灸治疗

主穴取水沟、百会、内关、极泉、尺泽、委中、三阴交、足三里。

转归预后

中风急性期重症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、呕血等变证,需及时救治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