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热下注,扰动精室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湿热下注,扰动精室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多因湿浊内生,流注于下,热扰精室所致病证。临床表现遗精时作,小溲黄赤,热涩不畅,口苦而腻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濡数。常见于遗精等疾病中。
发病部位
下焦
就诊科室
男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遗精
症状详情
常见病
遗精
症见遗精频作,或尿时少量精液外流,小溲热赤混浊,或溺涩不爽,口苦或渴,心烦少寐,口舌生疮,大便常溏臭不爽,或见脘腹痞闷,恶心,苔黄腻,脉濡数。治宜清热利湿,方用程氏萆薢分清饮(《医学心悟)))加减。
病因
病因
多因醇酒厚味,损伤脾胃,脾不升清,湿浊内生,流注于下,蕴而生热,热扰精室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遗精时作,小溲黄赤,热涩不畅,口苦而腻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濡数。
症情分析
湿热下注,扰动精室,故遗精频作。湿热下注于膀胱则分利失职,故见小溲热赤混浊,溺赤不爽。湿蕴热生,热扰心神,故口苦而渴,心烦少寐,口舌生疮。湿注于下,传化失常,故便溏而臭,后重不爽,湿阻中焦,健运无权,故脘腹痛闷,恶心。
治疗
治法
清热利湿
方药
程氏萆薢分清饮。
常用中药
萆薢、黄柏、茯苓、车前子、莲子心、丹参、菖蒲、白术。
转归预后
遗精初起,调理得当,多可痊愈。若日久不愈者,可以导致早泄、阳痿、不育或虚劳等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