邪犯肝脾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邪犯肝脾证,中医病证名。指多因邪入经络,继犯五脏,侵犯肝脾所致病证。临床表现为阵发抽搐,额皱眉举,目扰面聚,牙关紧急,口撮不乳,时吐白沫,啼声难出,颈项强直,角弓反张,四肢抽搐,形寒身热(或无热),痰壅屏息,面目青紫,或见汗出淋漓,指纹者紫。常见于脐风等疾病中。
发病部位
肝脾
就诊科室
小儿科、中医科
相关疾病
脐风等
症状详情
常见病
脐风。
病因
病因
多因邪入经络,继犯五脏,侵犯肝脾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阵发抽搐,额皱眉举,目扰面聚,牙关紧急,口撮不乳,时吐白沫,啼声难出,颈项强直,角弓反张,四肢抽搐,形寒身热(或无热),痰壅屏息,面目青紫,或见汗出淋漓,指纹者紫。
症情分析
邪入经络,继犯五脏。肝主风主筋,开窍于目。肝木受邪则肝风内动而见四肢抽搐,谓举目扰,角弓反张,颈项强直等候。脾主四肢、肌肉,开窍于口,脾经受邪则见牙关紧急,口撮不乳,口吐白沫,啼声不出等证。毒入于肺则痰壅屏息。气滞血赛财面甲青紫。正盛邪实,则形寒壮热,若汗出淋漓者为阳气欲外脱之危候。
治疗
治法
息风定搐
方药
撮风散。
常用中药
蜈蚣、全蝎、僵蚕、钩藤、朱砂、麝香、竹沥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