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君相火动,心肾不交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心与肾的阴液亏虚,阳气偏亢所表现出来的心烦、失眠、梦遗、耳鸣、腰酸一类病证。常见于不寐、心悸等疾病中。

发病部位

心,肾

就诊科室

心血管内科、神经内科、中医科、脑病科

相关疾病

不寐、心悸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不寐

临床表现为心烦不寐,入睡困难,心悸多梦,伴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,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,咽干少津,男子遗精,女子月经不调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治宜滋阴降火,交通心肾。方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。

2、心悸

临床表现为心悸易惊,心烦失眠,五心烦热,口干,盗汗,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,伴耳鸣腰酸,头晕目眩,急躁易怒,舌红少津,苔少或无,脉象细数。治宜滋阴清火,养心安神。方用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多因久病耗伤精血,或思虑过度,阴血暗耗,或房事不节,耗伤肾精,均可使心肾之阴亏虚;或情志过极,郁而化火,心火亢盛,损及肾阴,或心火独亢于上,不能下交于肾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心烦、失眠、梦遗、耳鸣、腰酸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
症情分析

肾水不能上济以制心火,心火上炎则心烦、失眠;肾阴不足,则梦遗、耳鸣、腰酸;舌红少苔,脉细数为阴虚火热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滋阴降火,交通心肾

方药

上下两济丹。

常用中药

生地、茯苓、天冬、麦冬、五味子、丹参、玄参、莲子、知母、黄柏、黄连、肉桂等。

针灸治疗

内关、郄门、神门、厥阴俞、巨阙、膻中、气海等。不寐,针刺神门、三阴交穴位。针刺用平补平泻,或针灸并用。

转归预后

本病的预后,一般较好。但因病情不一,预后亦各异。病程短,病情单纯者,治疗收效较快外,病程较长,病情复杂者,治疗难以速效。且病因不除或治疗失当,易使病情更加复杂,治疗难度增加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