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脾阳虚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脾阳虚衰,失于温运,以腹胀食少,腹痛喜温、喜按,畏冷肢凉,大便稀溏,或下肢水肿,或妇女带下量多,舌淡苔白润,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泄泻、痢疾、脘腹痛、痰饮、水肿、臌胀等疾病中。西医学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急慢性胃肠炎、胃下垂、慢性痢疾、慢性肾炎等病中可见本证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spleen yang

其它名称

脾虚寒证、脾阳亏虚证、脾阳虚衰证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消化内科、肾内科

相关疾病

泄泻、痢疾、脘腹痛、痰饮、水肿、臌胀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急慢性胃肠炎、胃下垂、慢性痢疾、慢性肾炎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泄泻

或由于暴注水泻,短时间内即导致脾阳大虚;更多见于慢性腹泻,病程日久,饮食不化,缠绵不愈,时轻时重,腹痛隐隐,得温则舒。多由于素体脾胃虚弱,阴寒内生所致。治当调理元气,温中健脾,元气充足,脾阳来复,其泻即止。方用养胃煎、温胃饮(《景岳全书》)加减。若由于过食生冷,阴寒内盛,凉遏冰伏,重伐脾阳,致使清气不升,浊气不降,泄泻清稀,腹满而痛,脉来沉紧,或兼呕吐不止。治宜温中祛寒,健脾补气。方用理中汤(《伤寒论》)加减。

2、痢疾

久痢不愈,因寒积久滞肠中,腹冷隐痛,下痢稀薄而带有粘冻,且遇寒即发,治宜温中散寒,消积导滞,先以温脾汤下讫,后以健脾丸补之。

3、脘腹疼痛

因中阳式微,阴寒内盛,脘腹急暴疼痛,得温痛减,遇冷更甚,或兼呕吐不能食。治宜温中散寒。方用附子粳米汤,甚者用大建中汤(《金匮要略》)。

4、痰饮

由于脾阳不足,气化无权,不能行水,则水饮内停心下,胃中振水有声,脘腹喜温喜按,胸胁支满,背部寒冷,心悸气短。应予温脾化饮,方用苓桂术甘汤。

5、水肿

则水肿以腰以下为甚,按之凹陷不起,小便不利,由于牌阳不足,气不化水,以致下焦水邪泛滥。其治应温运脾阳,以利水湿,方用实脾饮(《济生方》)。

6、臌胀

其症状见单腹胀大,青筋外露,小便不利,或下肢水肿,小便不利,脾胃为后天之本,升降之总枢,脾阳一虚,脾运不健,则清气不升,浊气不降,浊气在上,则生胀,臌胀之病由此而成,宜温补脾阳,化气行水,方用调中健脾丸(《沈氏尊生书》)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多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;或因过食生冷、外寒直中、过用苦寒,损伤脾阳;或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,火不生土,以致脾阳虚衰,温运失职,寒从内生,水谷失运,水湿不化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食少,腹胀,腹痛绵绵,喜温喜按,畏寒怕冷,四肢不温,面白少华或虚浮,口淡不渴,大便稀溏,甚至完谷不化,或肢体浮肿,小便短少,或白带清稀量多,舌质淡胖或有齿痕,舌苔白滑,脉沉迟无力。

症情分析

脾阳虚衰,运化失权,则为食少腹胀,大便稀溏,甚至完谷不化;阳虚失运,寒从内生,寒凝气滞,故脘腹隐痛、冷痛,喜温喜按;脾阳虚衰,水湿不化,泛溢肌肤,则为肢体浮肿,小便短少;水湿下注,损伤带脉,则为白带清稀量多;脾阳虚衰,温煦失职,故畏寒怕冷,四肢不温;阳虚气血不荣,水气上泛,故面白无华或虚浮,舌质淡胖、边有齿痕,苔白滑,脉沉迟无力,为阳虚失运所致。

治疗

治法

温补脾阳

方药

建中汤。

常用中药

人参、甘草、桂心、茯苓、当归、黄芪、龙骨、麦门冬、大枣、芍药、附子、生地黄、生姜、厚朴、饴糖。

针灸治疗

1、针刺: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,每日或隔日一次,取脾俞、胃俞、内关、中脘、足三里等穴。久病体虚加关元。

2、灸法:取中脘、足三里、胃俞、脾俞,用艾条或隔姜灸,每日一次。

转归预后

睥阳虚证的病理演变有以下几种趋势:一是脾阳不振,日久不愈,脾病及肾,可导致脾肾阳虚证;二是脾阳虚衰,不能生化气血,形成气血两虚证;三是脾阳不振,寒从内生,阳虚不运水湿,使寒湿停留,又加重阳气虚衰,终至脾气败绝,危及生命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