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气阴两伤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是指热伤气阴所致,出现神疲倦怠、少气乏力,咽燥口渴、大便干结、舌红苔剥、脉细无力。一类病证。本病证见于泄泻。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小儿泄泻

泻下过度,质稀如水,精神萎软或心烦不安,目眶及囟门凹陷,皮肤干燥或枯瘪,啼哭无泪,口渴引饮,小便短少,甚至无尿,唇红而干,舌红少津,苔少或无苔,脉细数。治宜健脾益气,酸甘敛阴。方用人参乌梅汤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误下、误吐、发汗过多、利渗无度等,可使机体的元气亏损,阴液丢失,从而导致本证的出现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神疲倦怠、少气乏力,咽燥口渴、大便干结、舌红苔剥、脉细无力。

症情分析

气虚,则神疲倦怠、少气乏力;阴液不足,则咽燥口渴、大便干结;舌红苔剥、脉细无力,乃气阴两伤之象。

治疗

方药

生脉散加减。

常用中药

党参、太子参、麦冬、南北沙参、西洋参、石斛、生地、山药、枸杞子、山萸肉、地骨皮、五味子、鳖甲等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