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极生风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热极生风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邪热炽盛,热极动风,以高热、神昏、抽搐为主要表现的证候。本证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归属血分证。常见于风温、春温、暑温、温疫等疾病中。西医学中传染性疾病或部分传染性疾病中因中毒,高热所致惊厥证,如各类肺炎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、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过程中可出现本证。
英文名称
syndrome of extreme heat causing wind
其它名称
热盛动风证、热急风动证
发病部位
肝
就诊科室
神经内科、感染性疾病科
相关疾病
风温、春温、暑温、温疫、肺炎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、流行性乙型脑炎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风温
初起见发热,恶风,咳嗽,口渴等症时即可因热势旺盛而致惊厥,此乃火旺金囚,木无所畏,风动内旋而生风,治宜宜肺透邪,熄风清热,方用银翘散(《温病条辨》)加钩藤、全蝎;素有痰热,复感风温,症见壮热,神昏,项强,抽搐者,乃肺胃痰热互结,郁而生风,需清宣痰热,则风自止,可用麻杏石甘汤(《伤寒论》)去麻黄,加竹沥、川贝、蝉衣等。
2、春温
常由外感引动伏邪,里外相合,邪热鸱张,遂成燎原之势而动风,其特点为表证初起,里热已盛,固件壮热,烦躁,口渴等,迨邪热入营,营热火炽,手足厥阴同病,煽动风阳,则见灼热烦躁,谵语口干,神昏目吊,瘛瘲项强,角弓反张,舌质红绛,脉象弦数等,治宜清营透热,凉肝熄风,方用清营汤(《温病条辨》)加钩藤、丹皮、羚羊角或紫雪丹同用;若邪热盛于肝经,热极生风者,除壮热、瘛瘲、痉厥等症外,尚有头晕胀痛,手足燥扰,舌红苔燥无津等,治宜凉肝熄风,方用羚羊钩藤汤(《通俗伤寒论》)加减。
3、暑热
因夏暑发自阳明,除壮热,痉厥外,必见大渴饮冷,汗出面赤,脉洪大等,治宜清热凉肝熄风,方用白虎堂(《伤寒论》)加水牛角、羚羊角、钩藤;若暑热之邪内陷厥阴,热极动风者,则尚可见牙关紧闭,四肢抽搐,角弓反张,神迷不省等症,治宜清热熄风,方用羚羊钩藤汤或清营汤加减。
4、温疫
症见壮热,口噤,头痛如劈,呕吐频作,项背强直,甚则角弓反张,且常伴有斑疹,谵妄,舌质红绛,苔焦黑起刺等,为疫疠之毒极盛化火生风而成,治宜清热解毒,凉肝熄风,方用清瘟败毒饮(《疫疹一得》)加羚羊角、钩藤、紫雪丹等。
病因
病因
本证多因外感温热病邪,邪热亢盛,热闭心神,燔灼筋膜,伤津耗液,筋脉失养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高热口渴,烦躁谵语或神昏,颈项强直,两目上视,手足抽搐,角弓反张,牙关紧闭,舌质红绛,苔黄燥,脉弦数。
症情分析
邪热内盛,则高热持续;热扰心神,咋烦躁不安、谵语;热闭心神,则神志昏迷,邪热炽盛,燔灼肝经,伤津耗液,筋脉失养则四肢抽搐,颈项强直,两目上视,角弓反张,牙关紧闭,舌红绛,苔黄燥,脉弦数,为肝经热盛之征。
治疗
治法
清热凉肝熄风
方药
羚羊钩藤饮。
常用中药
羚羊角、钩藤、霜桑叶、川贝母、鲜竹茹、生地黄、菊花、白芍、茯神、生甘草。
针灸治疗
1、针刺
(1)气分高热致痉
以督脉、足厥阴经穴为主。取穴:百会、风府、大椎、曲池、涌泉、太冲、十二井穴,用泻法,强刺激,酌情而定针刺时间。若口噤不开加颊车、支沟;若上肢拘挛加大陵、合谷;若下肢拘挛加承山、阳陵泉;若兼腑实便秘,加合谷、上巨虚,腹结;头痛甚加印堂。
(2)热入营血致痉
以手足厥阴经穴为主。取穴:曲泽、劳宫、委中、行间、十宫穴、百会穴,用泻法,强刺激。酌情而定针刺时间。神昏加人中:衄血若为肺热所致者,加天府、合谷;若为肝火犯肺所致者加兑端、涌泉;吐血者加二间、上脘、支沟;便血加承山、复溜、太冲、太白;尿血加关元、三焦俞、列缺、然谷。
3、耳针
取肝、皮质下、神门、脑干穴,针刺泻法,留针30-60分钟。每日1-3次。
转归预后
小儿稚嫩之体,神气未定,若患温病,常因高热而致热极生风,若失治,容易形成抽搐不止,神志昏迷不醒的闭证。初起应速予透邪清热,热退则风熄,不宜早用凉肝熄风之品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