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

大柴胡汤,出自《伤寒杂病论》。

【组成】柴胡半斤,黄芩三两,半夏半斤(洗),芍药三两,枳实四枚(炙),大黄二两,生姜五两(切),大枣十二枚(擘)。

【用法】上七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,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【功用和主治】
和解少阳,内泻热结。治少阳阳明合病。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呕不止,郁郁微烦,心下痞硬,或心下满痛,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,舌苔黄,脉弦数有力。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、急性胆囊炎、胆石症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。

栀子厚朴汤,出自《伤寒杂病论》。

【组成】栀子十四枚(擘),厚朴四两(姜炙,去皮),枳实四枚(水浸,炙令黄)。

【用法】上三味,以水三升半,煮取一升半,去滓,分二服,温进一服,得吐者,止后服。

【功用和主治】伤寒下后,心烦腹满,卧起不安。

美国回来后的第2天早上,我与老家堂姐通话,询问2个月前股骨颈骨折的伯母的病情。堂姐高兴地告诉我:老人已经可以下床,扶着藤椅走路了。

伯母今年已经 95
岁高龄了,瘦瘦的,没有大病,只是有便秘和舌痛,按我的建议,已经服用三黄片多年。她记忆力好,《三字经》还能大段背诵,奥运会之际还写诗。不幸今年5月底不慎倒地骨折,拍片提示股骨颈骨折,也没有住院,就在家躺着。6月中旬的一天早晨,堂哥打电话来,告诉我老人发高烧,神志也不是太清醒。问我如何是好?当时,我考虑老人肺部感染,一般应该住院,但老人骨折搬动又不便,便决定暂不住院,服用中药:柴胡30g,黄芩10g,姜半夏15g,
枳壳30g, 白芍20g, 制大黄10g, 厚朴15g, 栀子15g,连翘60g,干姜3g,红枣15g。嘱取2 剂,每剂煎取600mL,一天内分3 ~ 4
次服用。

翌日早晨,堂哥来电话说,服药以后,夜半大汗,体温已经下降,尚有几分低烧,稍有咳嗽,但痰不多。嘱继续服用原方。此后,连续3天,体温接近正常,而且,大便通畅,神志清楚,食欲恢复。端午节,我专程去老家看望老人。她已能坐在藤椅上,精神很好,午饭还吃了好几块红烧肉。

用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,是我这几年积累的经验。张仲景本用大柴胡汤治疗“按之心下满痛”的宿食病,也治疗“伤寒十余日,热结在里,复往来寒热”者以及“
呕不止,心下急,郁郁微烦”者;栀子厚朴汤治疗“心烦腹满,卧起不安”者。

“按之心下满痛”,是指医生用手按压上腹部以及两肋下有明显的抵抗感,患者常有胀满感及疼痛感;这一指征不仅在胆囊、胰腺以及上消化道疾病中可见,而且,呼吸道疾病也常见,特别是肺部感染以及支气管哮喘。此外,两胁下硬满,按之有明显的抵抗感;“郁郁微烦”“心烦”“卧起不安”是精神症状,许多肺部感染患者多有烦躁、谵妄、意识模糊等;“往来寒热”是发热持续。据此,大柴胡汤和栀子厚朴汤用于肺部感染也有经典的依据。

临床发现,许多肺部感染患者,大多伴有胃反流,特别是老年人和昏迷患者,反流常常导致吸入性肺炎,从而导致肺部感染反复难愈。而大柴胡汤是传统的反流抑制剂,所谓的通里攻下,就是这个意思。据我经验,大柴胡汤对反流性胃炎、胰腺炎、胆石症、便秘等,均有很好的疗效。所以,对老年人来说,控制上消化道的反流,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。当然,也不能将大柴胡汤的抑制反流视为治疗肺部感染的机理。大柴胡汤中的柴胡、黄芩,有良好的退热抗炎作用,也不能忽略。栀子除烦,特别对胸中窒闷者最有效果;配合大黄、黄芩,可以清解胸膈中的郁热,是我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常用合方。为何加连翘?连翘也是清热除烦的要药,温病家擅长用,治疗热在胸膈,烦热有汗者。据我经验,连翘用于肺部感染发热,量要大,大量连翘与大量柴胡配伍,退热迅速,但大多伴有发汗。

本文摘自《黄煌经方医话·临床篇(第2版)》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