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儿L某,8岁小男孩。2021年3月25日,在母亲的陪同下来诊。

刻下:患儿母亲告知,患儿患有习惯性便秘2年余,服用多种润肠药无效,排便为4日一行,大便初头硬后软。患儿食欲好、无腹胀,常流鼻血。近期因患儿父亲得病逝世,影响患儿情绪,患儿容易受惊吓,常见到巨大黑影,睡眠差,半夜陡然惊醒,随着行走一圈,再入眠。翌日母亲问患儿是否记得昨晚的事,患儿毫无印象。

查体:形体中等,皮肤白皙,面色略青;舌暗红,苔根略黄腻;腹部柔软,无抵抗、压痛、动悸等;脉沉、尺部浮。

根据刻诊信息,四诊合参,决定给予甘草泻心汤颗粒剂:生甘草12g,炙甘草6g,半夏9g,黄芩9g,黄连3g,大枣6g,党参6g,干姜6g,服法:每日2次服,一次3g。

2021年4月3日,第二诊:服用甘草泻心汤后,大便3~4日一次,服药期间患儿梦游一次。查体:腹诊如上,脉弦细,舌淡红苔根腻。效不更方,继续服用甘草泻心汤颗粒剂:生甘草12g,炙甘草6g,半夏9g,黄芩9g,黄连3g,大枣6g,党参6g,干姜6g,服法:每日2次服,一次3g。

2021年4月16日,第三诊:本周复诊患儿排便好转,大便2~3日一行;梦游症基本已痊愈。查体:脉弦,舌淡苔白。给予前方:生甘草12g,炙甘草6g,半夏9g,黄芩9g,黄连3g,大枣6g,党参6g,干姜6g,服法:每日2次服,一次3g。医嘱:尽量不要每天质问患儿大便已否,避免孩子感到压力,尽量顺其自然。

2021年4月29日,第四诊:患儿大便不硬,2天一行,无梦游。家属告知服药至今,未发鼻衄。查体:舌红苔根腻略黄,脉弦细。

给予前方(生甘草12g,炙甘草6g,半夏9g,黄芩9g,黄连3g,大枣6g,党参6g,干姜6g)服法:每日2次服,一次3g

按语:

患儿患有习惯性便秘2年。因父亲刚逝世,使患儿感到害怕不安,随后出现梦游症。家属以为神灵所附,给予患儿带上许多佛牌、符咒等,症状并无改善。初诊时,我曾考虑温胆汤,患儿主要为消化科疾病,并有创伤后出现惊恐幻觉;方中有枳实可行气,助排便,但患儿腹部无胀满、压痛等,故不用之。在我印象中,日本医家曾用甘草泻心汤治疗梦游症,及因被猫吓着而行动如猫等精神疾病。而且患儿容易发鼻衄,考虑为黄芩证,故决定给予甘草泻心汤。第二诊,服药后大便3~4日一行,效果不明显,但梦游及害怕明显好转。第三诊,患儿排便为2~3日一行,梦游基本不再发作。第四诊,患儿大便2日一行,母亲告知服药期间,患儿无流鼻血。

甘草泻心汤见于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,但其主治有所不同。甘草泻心汤,在《伤寒论》则用于治疗误用下法,损伤脾胃,所致的下痢谷不化、腹中雷鸣、心下痞硬而满、干呕心烦不得安;《金匮要略》则用于治疗狐惑病,口腔及阴部溃疡,兼有消化道症状的不欲饮食,恶闻臭食,精神不安的默默欲眠,目不得闭。该方治疗口腔、消化道、阴部溃疡效果显著,历代医家对于此经验数也数不清。但不可拘泥于此,该方治疗精神疾病的疗效不可忽略。再细看甘草泻心汤条文,《伤寒论》“…心烦不得安…”《金匮要略》“…默默欲眠,目不得闭…”皆为一个精神不安、恐慌、害怕、焦虑、难入眠,及精神不安的人。方中大量甘草,缓急迫,用于治“躁”,如甘麦大枣汤之意。

本案患儿母亲为柴胡体质,过度担心、容易焦虑,几乎每天质问患儿今天是否已解大便,长期质问,会使患儿感到压抑。这种情况可影响患儿病情,故当吩咐家属顺其自然,别再质问患儿。所以治病,不能只盯着病灶,也有顾虑到患者的生心灵,如《素问·
宝命全形论》曰:“凡刺之真,必先治神”。这句话不单给予针灸治疗,内科用药亦然。

作者:郑凯文

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