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心肝血虚证,中医病证名。指血液亏少,心肝失养,以心悸、多梦、眩晕、肢麻与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。常见于不寐、惊悸、虚劳、眩晕、痉病、月经病等疾病中。西医学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、贫血性心脏病、风心病、肺心病、神经官能症、慢性肾炎、白血病等疾病中可见本证。

发病部位

心,肝

相关疾病

不寐、惊悸、虚劳、眩晕、痉病、月经病、贫血、贫血性心脏病、风心病、肺心病、神经官能症、慢性肾炎、白血病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不寐

临床表现以虚烦不眠、夜梦纷纭为特点,兼见眩晕心悸等症。因为营血不足则虚火内扰,故有心烦不寐之象。肝血不足则魂不安藏,故夜梦纷纭、惊恐不宁。治宜补血养肝、宁心安神,酸枣仁汤(《金匮要略》)主之。

2、惊悸

以心中动悸不宁、胆怯易惊为特点,兼见头晕眼花、面色无华脉象细涩,或见结代等。主要是因为心血耗损,神不自安,故动而悸,肝血不充则发为“惊骇”,且有其它血虚见症。脉为血府,血少脉道不充,血流不利,故脉细而涩。若兼有心气之虚,则有结代之象。治宜养血宁心、安神定惊,方用天王补心丹(《世医得效方》)合四物汤(《和剂局方》)加减。

3、虚劳

临床表现较多,其特点是全身血虚之症明显,心悸怔忡头晕失眠、耳鸣眼花等症皆有,且可见胃纳欠佳、腹胀气短、身疲乏力。女子则月经涩少,或经闭不行、面色苍白无华、唇甲舌脉皆是血虚之象,其病程亦长。治疗应在补益心肝之的同时,健脾益气,助其化源。可用归脾汤(《妇人良方》)合四物汤化裁。

4、眩晕

特点是眩晕时作,头昏而晕,劳累则甚,兼有其它见症,乃因血虚不能上荣脑髓而致。可用当归补血汤(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合白薇汤(《本事方》)加减。

5、痉病

多发生在素体血虚者,或失血产后,乃因营血虚竭、筋脉失其濡养而致,所谓血虚生风。其病证特点是,四肢抽搐或手足搐搦,多为微微而动,且伴有头目眩晕、心悸不宁、面色萎黄或苍白,舌淡苔少,脉细无力。治宜养血柔肝,熄风止痉。轻者可用补肝汤(《医宗金鉴》)或八珍汤(《正体类要》)酌加熄风之品,重者可用大定风珠(《温病条辨》)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可因思虑过度,失血过多,脾虚化源不足,久病亏损等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心悸心慌,多梦健忘,头晕目眩,视物模糊,肢体麻木、震颤,女子月经量少色淡,甚则经闭,面白无华,爪甲不荣,舌质淡白,脉细。

症情分析

心血不足,心失所养,心神不宁,故见心悸怔忡,健忘,失眠多梦;肝血不足,目失所养,则视力下降,视物模糊;爪甲、筋脉失于濡养,则爪甲不荣,肢体麻木或震颤;女子以血为本,心肝血虚,冲任失养,则月经量少色淡,甚则经闭;血虚头目失养,则头晕目眩,面白无华;舌、脉失充,则舌淡白,脉细。

治疗

治法

补心血、养肝血

方药

四物汤、补肝汤。

常用中药

当归、熟地、白芍、丹参、枣仁、柏子仁、阿胶、桂圆肉、紫河车、何首乌、鸡血藤等。

针灸治疗

1、针刺

取主穴心俞、肝俞、膈俞,足三里,配穴阴郄、三阴交。行针用补法,得气后留针15-20分钟,提插捻转2-3次。

2、推拿

膈俞、肾俞、心俞、肝俞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。轻揉上述各穴,每次25-30分钟左右。

转归预后

心肝血虚证是血虚证的一个方面。心肝血虚证固然以心肝两脏为主,但均可能兼有它脏之病变,特别是脾。因为脾虚不运则化源告竭,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营血,而致血虚。若脾不统血,则易有失血之患,更使心肝之血不足。故在心肝血虚证中常兼见脾气虚的证候。如纳呆腹胀、饮食无味、倦怠乏力等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