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心气虚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心气不足,鼓动无力,以心悸、神疲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。本证多见于老年及久病体虚者。常见于惊悸、不寐、胸痹、癫病、虚劳等病中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heart qi

其它名称

心阳不足证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心血管内科、神经内科

相关疾病

惊悸、不寐、胸痹、癫病、虚劳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惊悸

常自觉心中空虚,惶惶不安,多畏善恐,惕然而惊,并见神疲乏力,气短胸闷,或汗出而悸,脉多无力,或兼结代,治宜养心益气,安神定悸,常用养心汤(《证治准绳》)或归脾汤(《妇人良方》)化裁。

2、不寐

其特点为昼日神疲困倦,昏昏欲睡,人夜则难以成眠,多梦易惊等,治当养心安神,可用安神定志丸(《医学心悟》)加减。

3、胸痹

其表现多为胸痛时作,心悸胸闷,气短作喘,汗出乏力,治宜益气通阳宣痹,可用人参汤(《金匮要略》)或生脉散(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加减。

4、癲证

见症有精神恍惚,喜静恶动,常欲独处,多悲欲哭,或哭笑无常,喃喃自语等,治当宁心安神,方用辰砂妙香散(《和剂局方》)之类加减,甘麦大枣汤(《金匮要略》)亦可选用。

5、虚劳

常见惊悸,失眠,梦遗,神疲,短气,汗出等症,其治疗虽以补益心气为大法,但因气血互根,气虚又易伤阳,故治疗当兼顾,宜选十全大补汤(《和剂局方》)化裁。

病因

病因

多由素体虚弱,或久病失养,或劳倦过度,或先天不足,或年高气衰等原因导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心悸,胸闷,气短,精神疲倦,或有自汗,活动后诸症加重,面色淡白舌质淡,脉虚。

症情分析

心气虚弱,鼓动无力,心动失常,故见心悸、胸闷;气虚卫外不固,故自汗;机能活动减,故气短、神疲;动则气耗,故活动劳累后诸症加剧;气虚运血无力,气血不足,血失充荣,故面色淡白、舌淡、脉虚。

治疗

治法

补益心气

方药

养心汤。

常用中药

人参、党参、黄芪、桂枝、茯神、远志、小麦、炙甘草等。

针灸治疗

1、针刺

取穴心俞、厥阴俞、膻中、内关、足三里等。进针得气后,留针15-20分钟,留针期间,间断捻转提插,加强针感。或取0.5cm长的皮内针,刺入厥阴俞心俞穴位后,用小块胶布固定,持续留针5-7天再取出。亦可取图钉或耳批针,用血管钳将针夹紧刺入穴位,然后用胶布固定,留针5-7天。适用于不能每天就诊或需要巩固疗效者。

2、推拿

可推拿心前区、内关、膻中、三阴交、足三里等穴,每穴3分钟,心俞每穴4分钟。每日早晚各一次,20天一疗程。

转归预后

心气虚证之发展,多伤及心阳,而导致心阳虚证。若发展到阳虚,又可影响水液的温化而见痰饮水肿之患。由于阴阳互根,气血相互资生的关系因心气虚不能化气生血,心阴渐耗,亦可以导致心血虚证,或心气血两虚证、心气阴两虚证。心气虚之重症若不能及时救治或病情发展,易引起心气虚脱或心阳虚脱,症见昏晕不省,目合口开,面白汗出,四肢逆冷,脉微细欲绝等,急当益气回阳固脱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