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肾不固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脾肾不固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脾肾气虚,清气下陷,下元不固,以小便混浊,或大便失禁,气短气坠,舌淡,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尿血等疾病中。
英文名称
syndrome of unconsolidated spleen qi and kidney qi
其它名称
脾肾气陷证、脾肾气虚下陷证、脾肾气虚不固证
发病部位
脾,肾
就诊科室
肾内科、肾病科
相关疾病
尿血
症状详情
常见病
尿血
见久病尿血,血色淡红或暗红,面色苍白无华,精神困顿,舌质胖淡,苔白。治宜补益脾肾,益气摄血。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无比山药丸化裁。
病因
病因
本证由脾肾气虚,清气下陷,下元不固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小便混浊,或大便失禁,气短气坠,舌淡,脉弱等。
症情分析
脾肾气虚,气失固摄,膀胱气化无力,则小便混浊,或大便失禁,气短气坠;舌淡,脉弱为脾肾气虚之象。
治疗
治法
补益脾肾,补气固摄
方药
四神丸。
常用中药
补骨脂、肉豆蔻、吴茱萸、五味子、生姜、大枣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